[发明专利]一种可变气门升程缸内直喷发动机冷启动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21561.3 | 申请日: | 2018-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8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滑海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D41/06 | 分类号: | F02D41/06;F02D41/00;F02D13/02;F02N11/08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710064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启动 缸内直喷发动机 可变气门升程 活塞 气缸壁 发动机 冷启动辅助系统 点燃式发动机 压燃式发动机 拖动 空气混合气 预热发动机 摩擦做功 曲轴旋转 实验验证 尾气排放 闭合 进气门 排气门 起动机 气缸盖 做功 进气 气缸 气温 压缩 发动 | ||
1.一种可变气门升程缸内直喷发动机冷启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发动机上设置有冷启动辅助系统,该系统包括:
进气门可变升程控制机构,该机构用于使进气门随发动机工作行程变化正常开启和关闭,或者使进气门在发动机任何工作行程下都处于关闭状态;
排气门可变升程控制机构,该机构用于使排气门随发动机工作行程变化正常开启和关闭,或者使排气门在发动机任何工作行程下都处于关闭状态;
安装在发动机气缸壁上的水泵离合器,用于连接或终止冷却液泵驱动轮和冷却液泵之间的动力传递;
所述的进气门可变升程控制机构、排气门可变升程控制机构以及水泵离合器均由ECU控制;
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启动发动机,ECU判断发动机是否处于冷启动状态,当发动机处于冷启动状态时,执行步骤2:
步骤2,发动机处于冷启动状态下的启动
步骤2.1,ECU依次控制喷油器停止喷油、火花塞停止跳火、水泵离合器分离;
步骤2.2,ECU控制起动机的启动电路接通;
步骤2.3,发动机各个气缸的首次进气行程结束后,ECU向进气门可变升程控制机构、排气门可变升程控制机构发出控制指令,使进气门、排气门在之后的任何行程均处于关闭状态;
步骤2.4,启动电路继续接通,起动机继续拖动曲轴旋转,曲轴旋转过程中带动活塞对气缸内进气压缩做功以及对气缸壁摩擦做功,使气缸壁、活塞、气缸盖和缸内进气温度不断上升;
步骤2.5,ECU通过冷却液温度判断是否预热完成;如果预热尚未完成重复步骤2.4;
步骤2.6,ECU控制喷油器正常喷油,火花塞正常跳火;
步骤2.7,ECU向进气门可变升程控制机构、排气门可变升程控制机构发出控制指令,使进气门、排气门在之后的行程正常开启和关闭;
步骤2.8,启动电路继续接通后断开,喷油器正常喷油,火花塞正常点后,进气门、排气门正常开启和关闭;
步骤2.9,判断发动机是否启动成功;
步骤2.10,如果发动机启动成功,ECU控制水泵离合器啮合;如果发动机启动不成功,驾驶员可选择是否重新启动发动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气门升程缸内直喷发动机冷启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ECU判断发动机是否处于冷启动状态,当发动机未处于冷启动状态下时,按照以下方式启动:
步骤3.1,ECU控制水泵离合器分离;
步骤3.2,ECU控制起动机的启动电路接通后断开,喷油器正常喷油,火花塞正常点火,进气门、排气门正常开启和关闭;
步骤3.3,判断发动机是否启动成功;
步骤3.4,如果发动机启动成功,ECU控制水泵离合器啮合;如果发动机启动不成功,驾驶员可选择是否重新启动发动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气门升程缸内直喷发动机冷启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ECU判断发动机是否处于冷启动状态,包括:
ECU根据冷却液传感器判断冷却液温度如果低于T1,则判断发动机处于冷启动状态,否则判断发动机未处于冷启动状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气门升程缸内直喷发动机冷启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5所述的ECU通过冷却液温度判断是否预热完成,包括:
ECU通过冷却液温度传感器获取冷却液温度如果≥T2,则ECU判断预热完成,否则判断预热未完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气门升程缸内直喷发动机冷启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判断发动机是否启动成功,包括:
如果启动电路断开后发动机连续N个工作循环平均转速≥n1,则ECU判断发动机启动成功,否则启动不成功。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气门升程缸内直喷发动机冷启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T1的取值为50℃。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变气门升程缸内直喷发动机冷启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T2的取值为5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2156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稀薄燃烧汽油机燃空比系统控制方法
- 下一篇:怠速控制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