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连轧带钢轧制中心线跑偏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80317.2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399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曾建峰;周毅;卢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00 | 分类号: | B21B3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0 | 代理人: | 刘立平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连轧 带钢 轧制 中心线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连轧带钢轧制中心线跑偏的控制方法,所述的控制方法在轧机出口处安装两个位置感应装置,用于检测轧制中心的跑偏数据,本发明通过对轧机出口中心线跑偏数据的自动分析,可在第一时间发现相应异常情况,并通过对轧制工艺参数设定值的补偿调整,确保轧制工艺参数设定的准确性。解决目前对中心线偏移的检测方式不够准确、无法实现跑偏后轧制工艺参数动态调整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连轧带钢轧制中心线跑偏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冷连轧过程中,通过工作辊的窜动来实现边部厚度及板形的自动控制。在该过程中,所有工艺参数的设定基础都是建立在轧制过程中心线不发生任何偏移的情况下。若轧制中心线发生偏移,而实际工艺参数的设定又按照理想状态发送,则最终效果会发生较大偏差,故冷轧过程对于机组轧制中心线准确性的要求是极其高的。现有冷轧技术对轧机中心线的控制上,主要是通过轧机出口各类装置进行中心线的测量,然后通过不定时调整轧机入口纠偏装置来进行中心线的调整。
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1、目前的轧制过程实物中心线偏移检测手段在轧机出口较为单一,数据的准确性难以保证。
2、即使轧机出口中心线的检测数据是准确的,考虑冷轧过程的连续性及高产量需求,是不可能通过不断停机来调整的,那么在偏移值处于一定范围未达到停机调整阈值的这段时间内,轧制工艺及对应控制结果由于中心线的偏移实际是存在异常的。
申请号CN200910032303.0,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检测对中控制装置的设计方法,行扫描传感器感应宽幅长带状表面,结果输出给图像采集模块;LED线形光源产生汇聚线形光辐射到被检测物体,将表面状况送给行扫描传感器;图像采集模块对行扫描传感器的输入信号进行底层处理转换;PCIe总线图像传输模块为图像采集模块的两路数据提供点对点独立带宽总线通道;机器视觉边部自动定位软件对带料边部进行定位跟踪,计算带材中心偏差量;数字控制器根据接口模块传入的信号确定数字控制器的参数,控制量信号输出给接口模块;接口模块输入机列系统的信号给数字控制器,将结果输出给液压伺服系统;液压伺服系统,根据接口模块输出的控制信号调节负载运动速度;液压泵站,提供压力源。
申请号CN200920282144.5公开了一种确定钢管轧制中心线的装置,它包括基座,其特点是基座至少为2个,每个基座上表面刻有对中线,基座上方槽中放置线槽台(3),线槽台(3)可以在基座槽中移动,线槽台(3)的上表面加工N道V型槽, N≥1,N为正整数,以基座的线槽台(3)的其中一道V型槽底部线定义为零位线,其他V型槽底部线以1mm为单位递增及递减;利用该装置将虚拟的轧制中心线显性的表现出来,有益于轧管设备的测量、调整,有利于轧管过程的稳定。
申请号CN200910032303.0所涉及的主要是基于机器视觉检测对中控制装置的设计方法,是中心线检测设备的一种设计方法,申请号CN200920282144.5所涉及的主要是一种确定钢管轧制中心线的装置,是中心线的一种检测装置,都不能实现检测到中心线跑偏情况后,对轧制工艺参数的动态调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连轧带钢轧制中心线跑偏的控制方法,本发明可以对冷连轧过程轧制中心线进行准确检测,且轧制工艺参数可以根据中心线偏差情况进行动态补偿,实现稳定轧制,以及轧制产品的高质量控制。用以解决目前对中心线偏移的检测方式不够准确、无法实现跑偏后轧制工艺参数动态调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方案是:一种冷连轧带钢轧制中心线跑偏的控制方法,所述的控制方法在轧机出口处安装两个位置感应装置,具体步骤如下:
(1)两个位置感应装置同时对带钢轧制中心线的实际跑偏量及跑偏方向进行实时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803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