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管随机存储器及其形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63559.0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350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2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鹏;黄宇亮;平延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10N70/20 | 分类号: | H10N70/20;H10B63/00;B82Y1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徐文欣;吴敏 |
地址: | 2012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随机 存储器 及其 形成 方法 | ||
一种纳米管随机存储器及其形成方法,其中形成方法包括:提供基底,所述基底顶部具有氧化层,氧化层和部分基底内具有第一电极;对第一电极和氧化层顶部进行表面处理,使第一电极和氧化层顶部的粗糙度增加;进行表面处理之后,在氧化层和第一电极顶部形成纳米管材料层。所述方法能够增加纳米管材料层与第一电极和氧化层顶部的结合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存储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纳米管随机存储器及其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芯片集成的器件越来越多,器件的尺寸正逐渐接近其物理极限,因此,寻找尺寸小、成本低、速度快、稳定性好的存储器件,并实现器件的高度集成化,已经成为半导体工艺所面临的关键问题。
近年来,研究人员将目光转向另一种新型材料—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CNT),碳纳米管以其独有的电学特性成为下一代电子器件的首先材料。
然而,现有技术形成的纳米管随机存储器的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纳米管随机存储器及其形成方法,以提高纳米管随机存储器的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管随机存储器的形成方法,包括:提供基底,所述基底顶部具有氧化层,所述氧化层和部分基底内具有第一电极;对第一电极和氧化层顶部进行表面处理,使第一电极和氧化层顶部的粗糙度增加;进行表面处理之后,在氧化层和第一电极的顶部形成纳米管材料层。
可选的,所述氧化层的厚度为:50纳米~1000纳米。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极的材料为金属;所述氧化层的材料包括氧化硅。
可选的,所述表面处理的工艺包括:溅射工艺或者等离子体工艺。
可选的,所述溅射工艺的参数包括:溅射粒子包括氩原子,能量为100瓦~450瓦,时间为5秒~200秒。
可选的,在所述溅射工艺过程中,部分所述氧化层被去除,暴露出第一电极的部分侧壁。
可选的,在所述溅射工艺过程中,所述氧化层的去除量为:3纳米~50纳米。
可选的,所述纳米管材料层的形成方法包括:在所述氧化层和第一电极顶部形成纳米管溶液;进行退火处理,使纳米管溶液内的溶剂蒸发,形成所述纳米管材料层。
可选的,所述纳米管溶液为纳米管和水的混合液。
可选的,所述纳米管为单壁纳米管或者多壁纳米管。
可选的,进行所述表面处理之后,形成纳米管溶液之前,所述形成方法还包括:对氧化层和第一电极顶部进行亲水化处理。
可选的,所述亲水化处理的参数包括:亲水剂包括酸溶液,所述酸溶液中酸和水的体积比为1:3000~1:200,时间为10秒~120秒。
可选的,所述酸溶液包括氢氟酸溶液、盐酸溶液、硫酸溶液、磷酸和硝酸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
可选的,形成纳米管材料层之后,所述形成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纳米管材料层顶部形成第二电极材料膜,所述第二电极材料膜表面具有掩膜层,所述掩膜层覆盖第一电极顶部、以及第一电极周围的部分第二电极材料膜;以所述掩膜层为掩膜,刻蚀所述第二电极材料膜和纳米管材料层,直至暴露出氧化层,形成纳米管层和位于纳米管层顶部的第二电极;在氧化层表面、以及纳米管层和第二电极的侧壁形成第一介质层,所述第一介质层内具有暴露出第二电极的第一开口,且所述第一开口位于第二电极顶部;在所述第一开口内形成第一金属线,所述第一金属线充满第一开口。
可选的,所述基底内具有第二金属线,所述第二金属线的顶部与第一电极的底部相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635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