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轻量化车体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52848.0 | 申请日: | 201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9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孟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卡威汽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9/00 | 分类号: | B62D29/00 |
代理公司: | 镇江基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6 | 代理人: | 崔娟 |
地址: | 2123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底盘 汽车轻量化 承载式 高强钢 车体 车身 铝合金 底盘 焊点 重量百分比 材料成本 焊装 铆接 成熟 生产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汽车轻量化车体,包括承载式车身和汽车底盘,所述承载式车身和汽车底盘之间通过铆接进行安装,所述承载式车身为EPP车身,汽车底盘为高强钢底盘,所述高强钢底盘的化学组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Co 0.20‑0.60%、Si 0.10‑0.30%、Al 0.40‑0.80%、C 2.00‑4.00%、Re 3.00‑6.00%、Ti 0.20‑0.60%、F 0.10‑0.30%,本汽车轻量化车体,采用高强钢作为汽车底盘的主要材料,相对于铝合金其材料成本低,焊点少,焊装成本低,同时,其工艺相对于铝合金更加成熟,生产方便,便于进行普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轻量化车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轻量化车体。
背景技术
汽车的轻量化,就是在保证汽车的强度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汽车的整备质量,从而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减少燃料消耗,降低排气污染,实验证明,汽车质量降低一半,燃料消耗也会降低将近一半,由于环保和节能的需要,汽车的轻量化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发展的潮流;
现有技术中,申请公布号CN 106043464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轻量化电动汽车,由底盘和车身两大模块构成,采用平台化开发,利用电动汽车各总成的承载特性及轻量化材料的力学与连接特性,下车体零部件主要采用铝合金挤压型材、冲压板材、压铸件,零部件之间采用焊接,可以有效减轻重量并确保下车体性能,车身覆盖件采用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如碳纤维、LFT、GMT、SMC、普通塑料,并通过粘接技术与铆接连接方式,可实现整车减重30%,其下车体零部件采用铝合金材料,铝合金的材料成本较高,焊装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汽车轻量化车体,材料成本低,焊点少,焊装成本低,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汽车轻量化车体,包括承载式车身和汽车底盘,所述承载式车身和汽车底盘之间通过铆接进行安装,所述承载式车身为EPP车身,汽车底盘为高强钢底盘。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高强钢底盘的化学组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Co 0.20-0.60%、Si 0.10-0.30%、Al 0.40-0.80%、C 2.00-4.00%、Re 3.00-6.00%、Ti 0.20-0.60%、F 0.10-0.3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高强钢底盘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原料按化学配比进行真空冶炼,出钢温度为800.0-1100.0℃;
S2):将冶炼液体浇铸成锭料,然后进行热轧,起始温度为800.0-1200.0℃,结束温度为500.0-700.0℃,得到钢板;
S3):将钢板进行水萃,然后冷轧;
S4):将冷轧后的钢板放置在静态炉中进行退火,退火温度为800.0-1200.0℃,等温保持时间为0.2-0.6小时,最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成型钢板;
S5):将成型钢板通过激光加工制得高强钢底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汽车轻量化车体,采用高强钢作为汽车底盘的主要材料,相对于铝合金其材料成本低,焊点少,焊装成本低,同时,其工艺相对于铝合金更加成熟,生产方便,便于进行普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一种汽车轻量化车体,包括承载式车身和汽车底盘,承载式车身和汽车底盘之间通过铆接进行安装,承载式车身为EPP车身,汽车底盘为高强钢底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卡威汽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卡威汽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528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