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陆两用船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32112.7 | 申请日: | 2018-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4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徐玲;陈益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玲;陈益平 |
主分类号: | B60F3/00 | 分类号: | B60F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 | 宋林清 |
地址: | 413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系统 行走单元 水陆两用船 控制器 船体 转弯 成对设置 对称安装 交通设备 快速响应 设备整体 输出控制 灵活的 搁浅 | ||
本发明涉及交通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陆两用船,其包括船体、多个行走单元,多套动力系统和控制器,各所述行走单元成对设置,并对称安装在所述船体的两侧,多个所述行走单元与多套所述动力系统一一对应连接;所述控制器与各所述动力系统连接,用于分别控制各所述动力系统,进而控制与各所述动力系统相对应的所述行走单元的工作。本发明所提供的水陆两用船由于使用了多套动力系统,并能分别输出控制多个行走单元,使得设备整体转弯等动作能快速响应,避免了易搁浅失去机动性、转弯不够灵活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陆两用船。
背景技术
现在水产品养殖过于依赖人工,在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下,要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必须实现自动化作业,现有的养殖工具动力系统依赖于螺旋桨等。例如,申请号为CN201019097003.0的专利,公开了“明轮快艇”。此种方式由于为单动力驱动,在无舵的情况下无法转弯,当应用于小型水域其水面较多水草等杂物,或者在水面较浅的情况下容易搁浅。又如申请号为CN 201210500045.6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水陆两用浆轮船”,在面积较小的情况下,其存在转弯不够灵活的缺陷。另外,此种方式存在需要目视手工操作的局限性,自动化程度较低。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陆两用船,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易搁浅失去机动性、易被水草等杂物缠绕、转弯不够灵活的缺陷。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陆两用船,其包括船体、多个行走单元,多套动力系统和控制器,各所述行走单元成对设置,并对称安装在所述船体的两侧,多个所述行走单元与多套所述动力系统一一对应连接;所述控制器与各所述动力系统连接,用于分别控制各所述动力系统,进而控制与各所述动力系统相对应的所述行走单元的工作。
其中,所述行走单元包括陆上行走单元和与所述陆上行走单元连接的水中行走单元,所述陆上行走单元包括与所述船体转动式连接的明轮,所述水中行走单元包括多个位于所述明轮上的叶片。
其中,所述明轮包括与所述船体转动式连接的轮体,所述叶片位于所述轮体远离所述船体的一侧上,且所述叶片的外边缘在垂直于所述轮体的轴线方向上的投影均位于所述轮体在垂直于所述轮体的轴线方向上的投影内。
其中,所述明轮包括与所述船体转动式连接的轮体,所述轮体包括靠近所述船体的第一圆柱部以及与所述第一圆柱部连接且同轴线设置的第二圆柱部,所述第二圆柱部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一圆柱部的半径,多个所述叶片间隔安装在所述第二圆柱部的外圆周面上。
其中,还包括至少一对对称安装在所述船体两侧的辅助轮。
其中,所述行走单元包括陆上行走单元和与所述陆上行走单元连接的水中行走单元,所述陆上行走单元采用与所述船体连接的履带系统,所述水中行走单元包括多个沿所述履带系统的履带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叶片,所述叶片与所述履带转动式连接。
其中,所述叶片与所述履带所在平面的转动角度为α,其中α<90°。
其中,述行走单元采用两组分别位于所述船体上方两侧的气动螺旋桨。
其中,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导航系统。
其中,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无线通信系统。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玲;陈益平,未经徐玲;陈益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21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经纬带轮胎内胆
- 下一篇:一种移动机器人的悬挂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