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钢轨焊接打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626570.X | 申请日: | 2018-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7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 发明(设计)人: | 肖乾;冯玉晨;吴奇峰;孙仁慧;于浩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1B31/17 | 分类号: | E01B31/1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打磨装置 吊臂 打磨 横向移动装置 丝杠螺母机构 钢轨打磨 连接支座 触点 舵机 钢轨 纵向移动装置 横向自由度 垂向移动 钢轨焊接 装置使用 纵轴旋转 工程车 基准点 精细化 砂轮盘 垂向 施工 自动化 驱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钢轨打磨方法,包括车载吊臂连接支座13、横向移动装置、纵向移动装置、舵机12、打磨装置;其中车载吊臂连接支座13用于与工程车车载吊臂连接,横向移动装置使用丝杠螺母机构,用于为打磨装置提供横向自由度;垂向移动装置使用丝杠螺母机构,用于为打磨装置提供垂向自由度;舵机12驱动打磨装置,为其提供绕纵轴旋转自由度;对中上触点10和两个对中侧触点11用于钢轨基准点寻找,打磨装置用于对钢轨的精细化打磨;本发明自动化程度高,打磨精度高,可适应不同施工形式;砂轮盘18便于更换,能够极大的减轻施工人员在钢轨打磨方面的工作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野外钢轨打磨领域,具体是一种自动钢轨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现如今,我国的高速铁路飞速发展,大批高铁线路正在兴建,为了提高线路的平顺性,降低列车在运行时的振动,提高旅客的乘坐舒适性,全部的高速铁路和大部分普速铁路都使用无缝钢轨;25米钢轨在焊接车间内由焊接机床焊接成500米的钢轨,运送到现场,再进行施工现场焊接,之后进行钢轨焊缝的平整化打磨;我国目前大规模的使用人工砂轮打磨的方法;这种打磨方式,设备沉重,打磨精度低,效率低,工作环境差,费时费力;因此,为了提高无缝钢轨现场焊接打磨作业的效率和质量,需要一台可以被工程车运载,实现自动高精度打磨的钢轨焊缝的自动化装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自动钢轨焊接打磨方法。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钢轨打磨方法,该方法由自动钢轨打磨装置实现,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载吊臂连接支座(13)、横向移动装置、垂向移动装置、舵机(12)、打磨装置;所述车载吊臂连接支座(13)固定于所述横向移动装置中横向导轨(3)的顶部,所述垂向移动装置安装于所述横向移动装置中横向滑块(1)的下部,所述舵机(12)的底座安装在所述垂向移动装置中垂向滑块(6)的前面,所述打磨装置安装在所述舵机(12)的驱动轴上。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钢轨打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移动装置包括横向滑块(1)、横向丝杠(2)、横向导轨(3)、横向步进电机(4);所述横向滑块(1)的孔内攻有螺纹,安装在所述横向丝杠(2)上,构成螺旋副;所述横向滑块(1)的滑轨与所述横向导轨(3)的滑轨相配合,构成滑动副;所述横向丝杠(2)一端安装在所述横向步进电机(4)的驱动轴上,另一端安装在所述横向导轨(3)上,可相对其转动;所述横向步进电机(4)的底座固定在所述横向导轨(3)上。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钢轨打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垂向移动装置包括垂向导轨(5)、垂向滑块(6)、垂向丝杠(7)、垂向步进电机(8)、对中框(9)、对中上触点(10)、对中侧触点(11);所述垂向导轨(5)的顶部固定在所述横向导轨(3)的下部,可随所述横向导轨(3)横向移动;所述垂向丝杠(7)的一端与所述垂向步进电机(8)的驱动轴固定,另一端安装在所述垂向导轨(5)的孔内,可相对转动;所述垂向步进电机(8)的顶座固定在所述垂向导轨(5)的下部,所述垂向步进电机(8)的驱动轴穿过所述垂向导轨(5)底部的孔;所述垂向丝杠(7)穿过所述垂向滑块(6)两端的螺纹孔,构成螺旋副;所述垂向滑块(6)的滑轨与所述垂向导轨(5)的滑轨相配合,构成滑动副;所述对中框(9)固定在所述垂向导轨(5)下部;所述对中侧触点(11)安装在所述对中框(9)的两个侧面的内部;所述对中上触点(10)安装在所述对中框(9)的顶面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交通大学,未经华东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265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