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表面导电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64176.8 | 申请日: | 201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4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王程成;崔溢;韦家虎;王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32B27/02 | 分类号: | B32B27/02;B32B27/00;B32B27/12;B32B27/36;B32B27/34;B32B27/28;B32B33/00;C23C18/40;C23C18/36;C23C18/28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陈宏林 |
地址: | 10009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基复合材料 表面导电 制备 复合材料 导电有机薄膜 复合材料表面 有机薄膜表面 表面电阻 轨道交通 力学性能 共固化 化学镀 结合力 抗雷击 预浸料 风电 镍层 贴覆 铜层 成型 航空 覆盖 应用 | ||
1.一种表面导电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如下:
步骤一、选取面密度为30g/m2~200g/m2的有机薄膜;
步骤二、将有机薄膜放入丙酮溶液中超声波清洗5~20min后取出,再用去离子水清洗干净,对清洗后的有机薄膜进行化学镀前的处理;
步骤三、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在处理后的有机薄膜上镀铜或镍,得到导电有机薄膜,化学镀的温度为20~60℃,反应时间为20~120min,金属镀层厚度为1nm~50nm;
步骤四、选取面密度为10g/m2~100g/m2的有机薄膜作为隔离膜;
步骤五、在树脂基复合材料表面成型导电有机薄膜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之一:
第一种:在树脂基复合材料的预浸料的表面依次铺贴隔离膜、导电有机薄膜,固化后得到表面导电树脂基复合材料;
第二种:在固化后的树脂基复合材料表面依次粘结隔离膜、导电有机薄膜,得到表面导电树脂基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导电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有机薄膜是以尼龙、聚芳醚酮、聚醚醚酮、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聚醚砜、聚砜、聚碳酸酯、芳纶、涤纶、丙纶、棉纶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为原料制造的纤维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导电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完成对有机薄膜清洗后的化学镀前的处理过程为:
A、粗化:在20~80℃的10~80g/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粗化处理30~100min,用去离子水清洗有机薄膜;
B、敏化:将浓度为5~30g/L的硫酸镍和1~5g/L的柠檬酸按同体积比混合成溶液,将有机薄膜在该溶液中敏化处理5~30min;
C、活化:在2~15g/L的硼氢化钾溶液中活化处理5~2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导电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的镀铜液的pH=8.5~9.5,该镀铜液是将浓度为5~35g/L硫酸铜、5~10g/L硫酸镍、10~15g/L柠檬酸钠、5~20g/L硼酸、25~30g/L水合肼按同体积比混合及氨水组成的混合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导电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的镀镍液的pH=8.5~9.5,该镀镍液是将浓度为20~30g/L硫酸镍、20~40g/L次亚磷酸钠、15~30g/L柠檬酸钠、10~15g/L氯化铵按同体积比混合及氨水组成的混合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导电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的作为隔离膜的有机薄膜是以尼龙、聚芳醚酮、聚醚醚酮、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聚醚砜、聚砜、聚碳酸酯、聚烯烃、聚氨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为原料制备的纤维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未经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417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