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隔波平稳航行停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46521.5 | 申请日: | 2018-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1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何忍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忍 |
主分类号: | B63B39/00 | 分类号: | B63B39/00;B63B39/03;B63B39/06 |
代理公司: | 许昌豫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40 | 代理人: | 韩晓静 |
地址: | 461700 河南省许昌***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舶本体 平衡板 第一壳体 停泊装置 安装块 支架 船舶 弹簧 通孔 开口 第二壳体 内部固定 安装板 晃动 停泊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隔波平稳航行停泊装置,包括船舶本体,所述船舶本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稳定壳,所述稳定壳远离船舶本体的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稳定壳远离船舶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远离稳定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本发明通过设置船舶本体、通孔、稳定壳、第二平衡板、第一平衡板、第一壳体、安装块、安装板、第三平衡板、第四平衡板、第二壳体、第二支架、第三开口、第二弹簧、第一弹簧、第二开口和第一支架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船舶在航行停泊时容易出现晃动的现象,稳定性差的问题,该船舶隔波平稳航行停泊装置,具备稳定性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船舶隔波平稳航行停泊装置。
背景技术
船舶,各种船只的总称,船舶是能航行或停泊于水域进行运输或作业的交通工具,按不同的使用要求而具有不同的技术性能、装备和结构型式,船舶是一种主要在地理水中运行的人造交通工具,另外,民用船一般称为船,军用船称为舰,小型船称为艇或舟,其总称为舰船或船艇,内部主要包括容纳空间、支撑结构和排水结构,具有利用外在或自带能源的推进系统,外型一般是利于克服流体阻力的流线性包络,材料随着科技进步不断更新,早期为木、竹、麻等自然材料,近代多是钢材以及铝、玻璃纤维、亚克力和各种复合材料。
船舶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水上交通工具,船舶停泊在水面上时,水面会有波动,由于现有船舶的稳定性差,从而会带动船舶晃动,船舶在晃动的过程中,有可能会造成船舶上货物的损坏,或者造成使用者出现晕船的现象,从而降低了现有船舶的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隔波平稳航行停泊装置,具备稳定性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船舶在航行停泊时容易出现晃动的现象,稳定性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船舶隔波平稳航行停泊装置,包括船舶本体,所述船舶本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稳定壳,所述稳定壳远离船舶本体的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稳定壳远离船舶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远离稳定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远离第一壳体内壁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一平衡板,所述第一平衡板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第一平衡板的一端与第一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平衡板远离第一支架的一端贯穿至第一壳体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第二平衡板,所述船舶本体和稳定壳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三平衡板,所述第三平衡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第三平衡板的一端与第二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平衡板的底部贯穿至第二壳体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第四平衡板。
优选的,所述通孔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于稳定壳的表面,所述稳定壳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第一开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远离第一壳体内壁的一端通过第一轴销与第一平衡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底部通过第二轴销与第三平衡板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远离安装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与第一平衡板配合使用。
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开设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与第三平衡板配合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设置船舶本体、通孔、稳定壳、第二平衡板、第一平衡板、第一壳体、安装块、安装板、第三平衡板、第四平衡板、第二壳体、第二支架、第三开口、第二弹簧、第一弹簧、第二开口和第一支架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船舶在航行停泊时容易出现晃动的现象,稳定性差的问题,该船舶隔波平稳航行停泊装置,具备稳定性好的优点,值得推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忍,未经何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465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