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晶组合物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45653.6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28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平;王作富;王伟;郭振明;马登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义诺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19/44 | 分类号: | C09K19/44;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044602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晶 组合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组合物,包括通式Ⅱ‑B所示化合物、至少一种通式I所示化合物和至少一种通式Ⅲ所示化合物,其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5的直链烷基;R3和R4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氟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氧基、氟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10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2‑10的链烯基、氟取代的碳原子数为2‑10的链烯基、碳原子数为2‑8的链烯氧基、氟取代的碳原子数为2‑8的链烯氧基,或上述基团中的一个或多个不连续的亚甲基被环戊基、环丁基、环丙基或氧替代后形成的基团。所述液晶组合物应用于液晶显示元器件能实现快速响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液晶化合物的应用范围拓展的越来越广,其可应用于多种类型的显示器、电光器件、传感器中。用于上述显示领域的液晶化合物的种类繁多,其中向列相液晶应用最为广泛,向列相液晶已经应用在无源TN、STN矩阵显示器和具有TFT有源矩阵的系统中。对于薄膜晶体管技术(TFT-LCD)应用领域,近年来市场虽然已经非常巨大,技术也逐渐成熟,但人们对显示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在实现快速响应,降低驱动电压以降低功耗等方面。
液晶化合物的粘度,尤其是旋转粘度γ1直接影响液晶加电后的响应时间,不管是上升时间(ton)还是下降时间(toff),都与液晶的旋转粘度γ1成正比关系。上升时间(ton)由于与液晶盒和驱动电压有关,可以通过加大驱动电压的方法与降低液晶盒盒厚来调节;而下降时间(toff)与驱动电压无关,主要是与液晶的弹性常数与液晶盒盒厚有关,盒厚的下降会降低下降时间,而不同显示模式下,液晶分子的运动方式不一样,TN、IPS、VA三种模式的下降时间(toff)分别与平均弹性常数K、扭曲弹性常数、弯曲弹性常数成反比关系。依照液晶连续体理论,各种不同的液晶在外力(电场、磁场)作用下发生形变后,会通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回弹”回原来的形状;同样的,液晶也是由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形成“粘度”。
因此液晶的粘度与液晶分子结构密切相关,但是现有的单一的液晶化合物很难满足实现快速响应对粘度的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组合物,通过将多种不同的液晶化合物组合,各组分间协同作用,得到具有理想粘度的液晶组合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晶组合物,包括通式Ⅱ-B所示化合物、至少一种通式I所示化合物和至少一种通式Ⅲ所示化合物,
其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5的直链烷基;
R3和R4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氟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氧基、氟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10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2-10的链烯基、氟取代的碳原子数为2-10的链烯基、碳原子数为2-8的链烯氧基、氟取代的碳原子数为2-8的链烯氧基,或上述基团中的一个或多个不连续的亚甲基被环戊基、环丁基、环丙基或氧替代后形成的基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义诺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西义诺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456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