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骨骼姿态计算方法、人物虚拟模型驱动方法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03604.9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68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长坂友裕;赵颖;许秋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瑞立视多媒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246 | 分类号: | G06T7/246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胥强;彭家恩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骨骼 姿态 计算方法 人物 虚拟 模型 驱动 方法 存储 介质 | ||
1.一种基于反向运动学的骨骼姿态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人体骨骼链的初始姿态信息,按照正向运动学方式计算出肢端的理论目的姿态信息;所述人体骨骼链包括根节点P1、肢端Pn和中间的节点P2~Pn-1,以及包括节点P1、P2…Pn-1分别对应的中间关节;所述人体骨骼链的各段骨骼分别使用节点P1、P2…Pn-1、Pn来表示,节点P1、P2…Pn-1中每个节点所对应的骨骼与下一节点所对应的骨骼之间连接的关节称为中间关节;所述初始姿态信息包括根节点的初始姿态信息、中间关节的角度信息、各个骨骼的骨骼长度以及肢端的初始姿态信息;所述肢端的理论目的姿态信息满足以下公式
;
其中,y表示肢端Pn的理论目的姿态信息,Lengthi表示节点Pi所对应骨骼的骨骼长度的矢量,Tran1表示根节点P1的初始姿态信息,Roti表示节点Pi所对应的中间关节的角度信息,Roti为旋转3*3矩阵且该矩阵由节点Pi所对应的中间关节的三维转角xi组成,i是1~n范围内的任意整数,其中n表示节点个数;
判断肢端的理论目的姿态信息是否接近肢端的实际目的姿态信息;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获取肢端的姿态信息变化量,并根据肢端的姿态信息变化量计算所述人体骨骼链的中间关节的关节角度变化量;所述肢端的姿态信息变化量是指相邻两次迭代计算之间的姿态信息的改变量,且用公式表示为
△y =(肢端的实际目的姿态信息—肢端的初始姿态信息)/K0,或者
△y =(肢端的实际目的姿态信息—肢端的理论目的姿态信息)/(K0-k);
其中,K0表示预设的循环次数,k表示当前的循环次数,K0-k表示剩余的循环次数;所述中间关节的关节角度变化量是指相邻迭代计算之间的关节角度的改变量;
其中,根据肢端的姿态信息变化量计算所述人体骨骼链的中间关节的关节角度变化量包括:依次判断每个中间关节的关节角度变化量对应的梯度值是否为零,若为零则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修正中间关节的角度信息以使该中间关节对应的梯度值不为零,若不为零则保持该梯度值;为节点P1、P2…Pn-1所分别对应的中间关节的角度信息赋予不同的权重值,靠近肢端Pn的节点所对应的中间关节设置较大的权重值,以优先调整中间关节的关节角度变化量;用t a p e n a d e工具反向计算各个中间关节的关节角度变化量,根据计算各个中间关节的关节角度变化量△x且分别为△x1、△x2…△xi…、△xn-1,其中的为△x的梯度值;所述人体骨骼链的中间关节的关节角度变化量为相邻两次迭代计算之间的关节角度的改变量;y表示肢端Pn的理论目的姿态信息,x表示节点P1、P2…Pi…Pn-1所分别对应的中间关节的角度信息;
根据计算出的中间关节的关节角度变化量更新人体骨骼链的初始姿态信息,根据计算出的肢端的理论目的姿态信息更新肢端的姿态信息变化量,并进入根据人体骨骼链的初始姿态信息,按照正向运动学方式计算出肢端的理论目的姿态信息的步骤,直到判断肢端的理论目的姿态信息接近肢端的实际目的姿态信息为止;
其中,根据计算出的中间关节的关节角度变化量更新人体骨骼链的初始姿态信息包括:将每个中间关节的角度信息xi与得到的关节角度变化量△xi求和,得到角度值xi´=xi+△xi,将该角度值xi´更新至节点Pi所对应的中间关节的角度信息xi;
判断当前的循环次数k是否达到设定值0.9*K0,当k达到0.9*K0时根据每个骨骼当前的骨骼长度和其预设的骨骼长度变化量更新该骨骼的骨骼长度,更新骨骼长度的过程包括骨骼长度的拉伸过程和骨骼形状的弯曲变形过程;在k未达到0.9*K0时,根据计算出的肢端Pn的理论目的姿态信息、剩余的循环次数K0-k以及肢端Pn的实际目的姿态信息,更新肢端Pn的姿态信息变化量,此时肢端Pn的姿态信息变化量用公式表示为
△y ´=(肢端的实际目的姿态信息—肢端的理论目的姿态信息)/(K0-k)。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瑞立视多媒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瑞立视多媒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360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成姿态流图像的方法
- 下一篇:基于自适应目标响应的目标跟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