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酵红参凉糕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69480.7 | 申请日: | 201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2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张铁华;侯萍萍;刁梦雪;叶海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33/00 | 分类号: | A23L33/00;A23L11/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朱世林;胡景阳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参 发酵 制备 熬煮 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乳酸菌发酵 打浆 产品制备 接种发酵 切块包装 山梨酸钾 蔗糖溶液 煮沸 发酵液 后冷却 琼脂粉 倒模 捞出 切块 糖液 谷物 杀菌 浸泡 冷却 溶解 浓缩 携带 引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酵红参凉糕的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产品制备的主要步骤为:将红参浸泡和切块,捞出后加入蔗糖溶液,杀菌后冷却,接种发酵,然后将红参与发酵液一起打浆,之后加入糖液及配料粉进行熬煮,煮沸后加入琼脂粉及山梨酸钾,溶解后继续浓缩熬煮一段时间,倒模冷却、切块包装,即获得发酵红参凉糕。本发明制备的红参发酵凉糕的特点在于引入乳酸菌发酵技术,增强了红参的活性,且加入了谷物或其他成分,营养全面,可作为代餐食品,口感独特,方便携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发酵红参凉糕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人参为五加科人参属人参的干燥根,《神农本草经》列其为上品,称其补五脏、安精神、止惊悸、明目益智,久服有轻身延年的功效。现代中医中药学研究表明人参含有较强药理活性和生物活性成分,应用于心血管、内分泌、免疫及中枢神经系统等方面的改善及治疗作用。人参是吉林省重要的生物资源之一,吉林省人参栽培规模庞大,其面积大约占全国人参栽培面积的80%和世界人参栽培面积的70%,其产量占全国产量的85%和全球总量的70%,自古以来就被列为“东北三宝”之首。吉林省在2011年已开始进行人参“药食同源”的试点工作,卫生部2012年第17号文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批准人参(人工种植)列为新资源食品,因而在吉林省乃至全国掀起了对人参食品的研究热潮。
微生物发酵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中药进行发酵处理得到目标产物或改变药效的一项技术,具有改变中药毒性、提高药效、加速吸收、改善口味等特点,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提高传统中药活性成分的方法。发酵技术可以产生新的人参皂苷或提高人参稀有皂苷的含量,如人参皂苷Rh2能够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并有明显的抗肺癌转移作用,然而Rh2在纯天然的人参中却并不存在,在红参中仅含有0.001%,通过发酵的方法,不仅能够提高人参稀有皂苷的含量,也为新皂苷的产生提供了途径。
本方法制作的发酵红参凉糕在乳酸菌发酵的基础上,结合谷物或其他原料,不仅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还具备更加全面的营养组成,酸甜可口,风味独特。本方法制作的发酵红参凉糕有别于市面上其他的人参产品,能够作为代餐食品,适合更多的人群食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酵红参凉糕的制备方法,此款产品味道酸甜适口,结合谷物或其他原料,营养全面,可作为代餐食品,既保证了人参的功效,又提供了充足的营养。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来实现的:
一种发酵红参凉糕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红参预处理后置于纯净水中,室温下浸泡20~40h后取出,切块;
(2)向红参块中加入其质量4~6倍,浓度为6%~10%的蔗糖溶液,杀菌,冷却后接入发酵剂发酵;
(3)将发酵好的红参连同发酵液打浆,过滤,得到红参浆液;
(4)向红参浆液中加入其质量8%~12%的糖液,2%~6%的配料粉及0.05%~0.1%的山梨酸钾,搅拌加热,煮沸后加入0.8%~2.4%的琼脂粉;
(5)物料溶解后小火浓缩熬煮20~40min,然后倒入模具中,置于0~4℃冷藏后,切块包装即可。
步骤(2)中所述的发酵剂为从食品原料中筛选出的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卷曲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德氏乳杆菌乳亚种、发酵乳杆菌、格氏乳杆菌、瑞士乳杆菌、约氏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唾液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中的一种或多种,接种量为3%~5%,发酵至pH达到3.7~4.6。
步骤(4)中所述的糖液按其总质量计,包括20%~40%的冰糖、20%~30%的蜂蜜,余量为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94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