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胡萝卜烷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67063.9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37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季乃云;时振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C49/733 | 分类号: | C07C49/733;A01N35/06;A01P13/00;C12P7/38;C12R1/885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李颖 |
地址: | 264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胡萝卜 倍半萜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应用 | ||
1.一种胡萝卜烷倍半萜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胡萝卜烷倍半萜类化合物结构如式(I)所示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胡萝卜烷倍半萜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将绿木霉(Trichoderma virens)Y13-3接种于真菌培养基中发酵10-60天,而后经有机溶剂提取并浓缩,即为粗提物;
2)取步骤1)中的粗提物进行硅胶柱层析,用有机溶剂进行梯度洗脱,收集洗脱液,洗脱液经薄层层析检测;
3)收集步骤2)中洗脱组分再依次经反相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和薄层层析分离纯化,即得如式(I)所示的胡萝卜烷倍半萜类化合物;
所述的绿木霉(Trichoderma virens)Y13-3于2018年1月25日保存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8016;
步骤1)中真菌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培养基、大米固体培养基、麦芽汁培养基或菊芋葡萄糖液体培养基;
有机溶剂提取液为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乙醇、丙醇或异丙醇中一种或几种;
步骤2)中的有机溶剂为体积比50-0: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石油醚-乙醇、石油醚-丙醇、石油醚-异丙醇、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二氯甲烷-甲醇、二氯甲烷-乙醇、二氯甲烷-丙醇、二氯甲烷-异丙醇中的一组或几组;
步骤3)所述反相硅胶柱层析洗脱液为体积比5-0:1的水-甲醇或水-乙醇;凝胶柱层析洗脱液为体积比2-0:1的二氯甲烷-甲醇或二氯甲烷-乙醇;薄层层析展开剂为体积比为10-0: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石油醚-乙醇或二氯甲烷-乙酸乙酯;
所述步骤3)各层析后经TLC检测,均收集红色斑点的组分。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胡萝卜烷倍半萜类化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胡萝卜烷倍半萜类化合物在用于制备微藻的抑藻剂中的应用;
所述微藻为引起海洋赤潮的海洋卡盾藻、东海原甲藻、赤潮异弯藻或剧毒卡尔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706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