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油茶籽中制备黄酮苷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64358.0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09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钟慧;范兴勇;徐玉凌;易铭;杨永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耐雀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H17/07 | 分类号: | C07H17/07;C07H1/08 |
代理公司: | 南京泉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08 | 代理人: | 许丹丹 |
地址: | 21241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茶 制备 黄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从油茶籽中制备黄酮苷的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将油茶籽脱脂,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对油茶籽进一步处理,将处理后的油茶籽用醇水溶液提取后过滤,滤液浓缩至无醇,使用极性溶剂对滤液萃取,收集到的水液层用乙酸乙酯萃取,将乙酸乙酯层浓缩烘干,得到黄酮苷提取物。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将微生物发酵技术应用于植物活性成分提取,有效提高油茶籽中黄酮苷的提取率,可用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发酵及植物提取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从油茶籽中制备黄酮苷的方法。
背景技术
油茶树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属山茶科山茶属,从南宋年间开始种植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并且分布广、产量大,药用收载部位多。素有“东方橄榄油”、“油中珍品”、“绿色油库”、“绿色金库”之美誉,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
油茶籽主要用于生产茶油和茶皂素,并有大量研究表明其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对油茶籽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发现其中还含有黄酮类成分,主要是由山萘酚、黄烷酮及其糖苷组成,含量一般为0.1%~0.2%。黄酮苷是油茶籽中重要的活性成分,具有良好的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可以通过抑制一些细胞中的促炎因子如iNOS和COX-2的表达而起到优良的抗炎效果,有潜力开发为治疗炎症的临床药品,作为天然植物源药品,可以避免甾族和非甾族抗炎药的副作用。
申请号为CN201510345178.4的专利文献公开了“高速逆流色谱制备油茶籽壳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以油茶籽壳为原料制得2个黄酮类化合物,该专利中使用多种有机溶剂。申请号为CN201310297274.7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降血糖油茶黄酮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利用油茶籽榨油后的饼粕,进行降血糖活性成分的制备分离,不足之处在于该方法利用传统树脂进行分离纯化,耗时长。申请号为CN201010229218.6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中压柱快速分离油茶饼粕中黄酮苷的制备方法”,得到95%以上的黄酮苷单体,但该工艺步骤繁琐,操作不简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从油茶籽中制备黄酮苷的方法,利用微生物发酵法和有机溶剂萃取技术,使油茶籽中的活性成分黄酮苷被充分提取出来。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从油茶籽中制备黄酮苷的方法,包括:
(1)将油茶籽脱脂后制成液体培养基,然后接入黑曲霉菌进行发酵;
(2)发酵结束,将发酵料灭菌过滤,滤渣干燥粉碎后用醇-水溶液进行提取;
(3)提取完成后过滤,滤液浓缩至无醇再加入极性溶剂萃取,收集水液层;
(4)水液层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收集乙酸乙酯层,浓缩,干燥,得到黄酮苷提取物。
步骤(1)中,油茶籽可采用石油醚于30~80℃进一步为40~80℃回流进行脱脂。所述石油醚与油茶籽的体积比为(2~3):1。
所述液态培养基由血粉、磷酸氢二钾、硫酸镁和水组成。以重量份计,组成为:油茶籽粕9~11份,血粉1~3份,磷酸氢二钾0.01~0.03份,硫酸镁0.008~0.009份,水15~18份;进一步组成为:油茶籽粕10份,血粉2份,磷酸氢二钾0.016份,硫酸镁0.008份,水16份。
所述发酵包括:将黑曲霉菌活化后制成种子液,然后接入液态培养基中进行发酵。
所述发酵时的接种量为5-8%。
发酵的温度、转速、时间会影响产物的产率和纯度,所述发酵的温度为20~40℃,摇床转速为100~250rpm,发酵时间为3~8d;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发酵的温度为30~35℃,摇床转速为150~200rpm,发酵时间为4~6d;更优选的,所述发酵的温度为30℃,摇床转速为180rpm,发酵时间为4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耐雀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耐雀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43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