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防雪功能的智能公交站台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45687.0 | 申请日: | 201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9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司徒桂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奥柯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7/16 | 分类号: | E04B7/16;E04D13/10;E04H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江东***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顶棚 智能公交 伸长 齿轮 除雪 防雪 站台 摆动单元 回复单元 驱动单元 支撑柱 螺母 光线传感器 摄像头 变化调节 弹出组件 公交站台 支撑机构 定位轴 连接板 透明板 限位轴 遮光板 掉落 齿条 挡雨 丝杆 蜗杆 座椅 候车 堆积 电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防雪功能的智能公交站台,包括支撑柱、顶棚、除雪机构、光线传感器、摄像头和若干座椅,顶棚与支撑柱之间设有两个支撑机构,顶棚内设有伸长机构,伸长机构包括凹槽、遮光板、透明板和两个驱动单元,驱动单元包括电机、丝杆和螺母,除雪机构包括摆动单元、两个连接板和两个回复单元,摆动单元包括限位轴和两个第一齿轮,回复单元包括定位轴、第二齿轮、蜗杆、第三齿轮、齿条和弹出组件,该具有防雪功能的智能公交站台,通过伸长机构,能够根据候车的人数的变化调节顶棚的挡雨面积,不仅如此,通过除雪机构,该公交站台能够在顶棚上的雪堆积到一定重量后,调节顶棚的倾斜角度,使得顶棚上的雪掉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慧交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防雪功能的智能公交站台。
背景技术
智慧交通,是通过监控、监测、交通流量分布优化等技术,完善公路、公交等监控体系和信息网络系统,建立以交通诱导、应急指挥、智能出行、出租车和公交车管理等系统为重点的、统一的智能化城市交通综合管理和服务系统建设,实现交通信息的充分共享、公路交通状况的实时监控及动态管理,全面提升监控力度和智能化管理水平,确保交通运输安全、畅通,其中公交站台是智慧交通系统中比较重要的一环。
公交站台主要为等候公交车的人们提供候车场所,为候车的人们遮风挡雨挡阳,但是现有的公交站台的顶棚的面积的大小是固定不变的,当候车的人数较多时,现有的公交站台的顶棚无法为所有的候车人员提供遮风挡雨挡阳功能,不仅如此,在下雪天,现有的公交站台的顶棚上会堆积大量的雪,使得公交站台顶棚的重量增大,而公交站台顶棚的重量过大,极易导致公交站台倒塌,影响候车人员的人身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防雪功能的智能公交站台。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防雪功能的智能公交站台,包括支撑柱、顶棚、除雪机构、光线传感器、摄像头和若干座椅,所述支撑柱竖向设置,所述顶棚设置在支撑杆的上方,所述光线传感器和摄像头分别固定在顶棚的下方的两侧,各座椅均固定在支撑柱的一侧,所述顶棚与支撑柱之间设有两个支撑机构,所述顶棚内设有伸长机构,所述支撑柱内设有PLC,所述PLC与光线传感器、摄像头、伸长机构、支撑机构和除雪机构电连接;
所述伸长机构包括凹槽、遮光板、透明板和两个驱动单元,所述凹槽和两个驱动单元均设置在顶棚内,两个驱动单元中,其中一个驱动单元与遮光板固定连接,另一个驱动单元与透明板固定连接,所述遮光板和透明板均设置在凹槽内,遮光板设置在透明板的上方;
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电机、丝杆和螺母,所述电机与丝杆传动连接,所述丝杆水平设置,所述螺母套设在丝杆上,所述螺母与丝杆匹配,两个螺母中,其中一个螺母与遮光板固定连接,另一个螺母与透明板固定连接;
所述除雪机构包括摆动单元、两个连接板和两个回复单元,所述摆动单元设置在顶棚内,两个连接板分别固定在支撑柱的两侧,两个回复单元分别设置在支撑柱内的两侧,所述回复单元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上方和下方分别与摆动单元和回复单元连接;
所述摆动单元包括限位轴和两个第一齿轮,所述限位轴水平设置,两个第一齿轮分别套设在限位轴的两端,所述第一齿轮与限位轴同轴设置,所述第一齿轮与限位轴过盈配合,所述限位轴的两端分别穿过连接板;
所述回复单元包括定位轴、第二齿轮、蜗杆、第三齿轮、齿条和弹出组件,所述定位轴水平设置,所述定位轴的一端穿过连接板,所述定位轴的另一端与蜗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套设在定位轴上,所述第二齿轮与定位轴同轴设置,所述定位轴与第二齿轮过盈配合,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齿轮设置在蜗杆的下方,所述蜗杆与第三齿轮匹配,所述齿条设置在第三齿轮的下方,所述齿条与第三齿轮啮合,所述齿条与弹出组件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奥柯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奥柯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56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框架与轻钢屋面连接结构及方法
- 下一篇:建筑保温砌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