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高效型融雪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27748.0 | 申请日: | 2018-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97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徐德根;吕浩;陈李峰;孟华;陈香;关永胜;马亮亮;刘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长路交通工程有限公司;中路交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3/18 | 分类号: | C09K3/18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王敏 |
地址: | 210008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高效 融雪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高效型融雪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反应釜中加入水,加热至80℃~90℃后,加入聚乙烯醇粉末溶解2~4h后,加入有机融雪剂再搅拌1‑3h,直至表面没有泡沫为止;步骤2、将所述步骤1制备的聚乙烯醇溶液倒入到模具中,将模具急速转移到温度不高于‑20℃的冰箱中放置10‑14h,再取出模具,放入恒温水浴中熔融5‑7h,反复进行3~5次冻融循环后,进行真空干燥,得到聚乙烯醇/有机融雪剂复合干凝胶;步骤3、在搅拌机中,加入融雪剂复合干凝胶和无机碱性氧化物,常温下搅拌20~40min,制备出环保高效型融雪剂。本发明制备的融雪剂具有冰点低,融雪能力强和对环保污染小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材料添加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保高效型融雪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融雪剂又称除冰盐、道路防冻剂,主要用于冬季机场、公路、广场、停车场、铁路、城市街道等,主要起到融冰化雪及防冻作用,其成分以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镁等盐类为主。在冰雪的表面撒布化学融雪剂时,化学融雪剂溶质溶解于冰雪溶剂中形成的溶液,通常具有较纯水低的冰冻点,这就是众所周知的冰点降低现象。
上世纪50年代欧美国家最早开始使用融雪剂,目前国内外使用量最大的是氯盐类融雪剂,也是使用历史最长久的融雪剂,目前使用量仍占90%以上,包括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镁等。氯化钠在氯盐类融雪剂的应用占绝对主导地位,包括海盐、岩盐等及其水溶液等;其次是氯化钙,大约占应用的氯盐融雪剂总量的10%左右,其他氯盐类则应用不多。氯盐作为融雪剂的几十年应用使人类不得不承受此类融雪剂带来的负作用,具体的,氯盐类融雪剂中的氯离子对车辆、基础设施腐蚀破坏严重,并易造成沿线植被枯死,水体、土壤盐化污染。于是人们便开始寻找具有融雪化冰作用的不含氯离子的非氯盐类融雪剂。
近年来,环保型的融雪剂逐渐被开发出来,这类融雪剂以醋酸钙镁CMA为代表,提纯技术和融雪化冰效果决定着醋酸钙镁的应用。如市面上醋酸钙镁融雪剂纯度不高,对雪的融化能力不如氯化钠,融雪的极限温度为-12℃,撒布时形成粉尘及刺鼻的酸味等缺点,且有不溶水的杂质,污染了环境和路面。公路上用来融雪化冰受到了限制。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融雪剂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环保高效型融雪剂的制备方法,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融雪剂--有无机氯盐类融雪剂撒布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对道路设施腐蚀严重,和环保型有机融雪剂醋酸钙镁融雪能力差等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环保高效型融雪剂的制备方法,从而更加适于实用,且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环保高效型融雪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聚乙烯醇(PVA)溶液的制备:在反应釜中加入100份的水,搅拌加热至80℃~90℃后,加入聚乙烯醇粉末,搅拌溶解2~4h后,加入有机融雪剂再搅拌1-3h,静止脱泡,直至表面没有泡沫为止;
步骤2、聚乙烯醇基干凝胶的制备:将所述步骤1制备的聚乙烯醇溶液倒入到模具中,将模具急速转移到温度不高于-20℃的冰箱中放置10-14h,再取出模具,放入20-30℃的恒温水浴中熔融5-7h,即为一个冻融循环,反复进行3~5次所述冻融循环后,进行真空干燥,得到聚乙烯醇/有机融雪剂复合干凝胶;
步骤3、在搅拌机中,加入所述聚乙烯醇/有机融雪剂复合干凝胶和无机碱性氧化物,常温下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20~40min,制备出环保高效型融雪剂。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聚乙烯醇、所述有机融雪剂、所述无机碱性氧化物的重量份数分别为:10-20份、2.5-6.7份、1.5-3.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长路交通工程有限公司;中路交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长路交通工程有限公司;中路交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277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