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速溶性磷脂粉、润肠通便产品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71110.X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4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买新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四维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3/115 | 分类号: | A23L33/115;A23L33/21;A23L33/125;A23L33/105;A23L33/10;A23P20/18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1 | 代理人: | 张智伟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质量份 磷脂 润肠通便 速溶性 制备 多孔糊精 喷涂 加热 植物油脱臭馏出物 大豆低聚糖 糖浆 决明子粉 膳食纤维 天然磷脂 营养保健 山药粉 速溶型 大黄 泻药 腹泻 | ||
本发明属于营养保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速溶性磷脂粉、润肠通便产品及其制备方法。将1质量份液体天然磷脂加热至50‑60℃,加入0.01‑0.2质量份植物油脱臭馏出物,混合均匀后,喷涂在0.5‑1质量份多孔糊精上,混合均匀后得速溶性磷脂粉。将0.5‑1质量份糖浆型大豆低聚糖加热至45‑50℃,然后喷涂在0.5‑1质量份多孔糊精上,混合均匀后加入制备好的速溶性磷脂粉、0.5‑2质量份膳食纤维、0.01‑0.2质量份决明子粉和0.05‑0.5质量份山药粉,混合均匀,得到润肠通便产品。本发明制备的润肠通便产品无大黄等泻药成分,具有速溶型好、口感佳、见效快、无腹泻等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营养保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速溶性磷脂粉、润肠通便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植物来源的天然磷脂中,液体磷脂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在食品加工中应用广泛。同时,因为其是液体形态且粘度过高(以大豆液体磷脂为例,粘度通常在15000cp以上)、水溶性差、豆腥味重、容易氧化酸败等问题,造成其在营养保健配方产品中应用受限。营养保健配方产品中通常应用粉末磷脂或者颗粒磷脂,但其价格为液体磷脂的5倍以上,而且水溶性一般、豆腥味较重,配方中通常需要增加促溶剂和香精,来增加粉末磷脂或者颗粒磷脂的水溶性,掩盖豆腥味。
现有微胶囊化磷脂产品水溶性好,无豆腥味,但其制造设备投资大,耗能高,导致产品价格较高,同时,该产品磷脂含量低,一般低于15%,多为10%左右,造成其配伍受限。
载体型磷脂粉,因为液体磷脂粘度大,如果和载体简单复配,产品包埋率低,豆腥味重,必须要进行降粘处理,目前还没有很好的降低粘度的方法。
大豆低聚糖主流产品都是液体糖浆型的,粘度高(10000cp以上),使用不便;同时,粉末剂型价格是液体的10倍以上,也制约了其应用。
现代研究表明天然磷脂和大豆低聚糖都具有通便功效,常用于制备肠道保健剂。然而,天然磷脂和大豆低聚糖各自存在上述特性的不足,造成它们用于制备肠道保健产品时,使用有效率并不高,产品效果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天然磷脂为原料、以多孔糊精为载体,制备速溶性磷脂粉、润肠通便产品的方法,以及该方法制备的速溶性磷脂粉、润肠通便产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速溶性磷脂粉的制备方法:将1质量份液体天然磷脂加热至50-60℃,加入0.01-0.2质量份植物油脱臭馏出物,混合均匀后,喷涂在0.5-1质量份多孔糊精上,混合均匀,即得速溶性磷脂粉。
较好地,所述多孔糊精的比容积在2.5-8.5 mL/g,比表面积(多点BET法)在0.15-0.44 m2/g。
较好地,喷涂时所采取的设备是真空液体喷涂机,可以有效提高包埋率。
较好地,所述天然磷脂包括但不限于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肌醇、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酸、磷脂酰甘油、溶血磷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植物油脱臭馏出物包括但不限于大豆油脱臭馏出物、菜籽油脱臭馏出物、葵花籽油脱臭馏出物、棕榈油脱臭馏出物。
较好地,所述天然磷脂为植物来源的天然磷脂,所述植物包括但不限于大豆、菜籽、葵花籽。
一种利用前述制备方法制备获得的速溶性磷脂粉。
一种润肠通便产品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1质量份液体天然磷脂加热至50-60℃,加入0.01-0.2质量份植物油脱臭馏出物,混合均匀后,喷涂在0.5-1质量份多孔糊精上,混合均匀后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四维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四维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711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