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轧机自动停机装置、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51497.2 | 申请日: | 2018-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52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幸利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00 | 分类号: | B21B37/00;B21B38/08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周成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轧机 自动 停机 装置 控制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轧机自动停机装置、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适用于热连轧工艺,主要针对热连轧机某一机架堆钢以后,操作手动停机处置不当,造成堆钢处理时间长和事故扩大化等问题。本发明轧机自动停机装置、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可减少带钢翘头废钢事故发生;实现了堆钢事故的自动判断,可避免判断失误会造成不必要的停机事故;实现了堆钢事故发生后的自动停机,堆钢事故发生后,及时停机以减少堆入机架间的堆钢量,赢得宝贵的堆钢处理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钢热连轧工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指一种轧机自动停机装置、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热连轧机组的粗轧区域,结合图1,R3和R4机架是连轧机架。R3机架1向R4机架2输送带钢3时,经常会出现机架间堆钢的问题,R3机架咬入带钢3并将带钢向R4机架输送,由于带钢跑偏、翘扣头等异常情况,无法顺利咬入R4机架而导致机架间堆钢。各热产线的连轧机组在堆钢发生后均需要手动停机。某些热轧产线在侧导板4的上方增加了光栅,在翘头或堆钢时,在操作画面上报警提示操作人员。但由于机架间高压水和雾气的干扰严重,误报警较多,且无法实现自动停机。
在现有技术中,需要操作人员判断是否发生堆钢事故,并手动停机,何时停机根据操作人员的经验手动操作。但是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1)完全依靠人工判断是否发生堆钢事故。一方面,由于部分操作人员不专心,一些堆钢事故往往不能被及时发现,导致事故扩大化;另一方面,当出现异常情况时,这种异常情况是否就是堆钢事故需要人工进行判断。如果判断失误会造成不必要的停机事故。另外,在连轧机架较多时,可能误操作停错机架。2)轧机必须手动停止。堆钢事故发生后,及时停机可以减少机架间的堆钢量,赢得宝贵的堆钢处理时间,但因为操作人员的临场反映的差异,往往判断堆钢过晚,延误了停机时间。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连轧机的堆钢事故是热轧生产线多发的事故之一,堆钢事故产生原因复杂、事故本身很难彻底杜绝的缺陷问题,本发明一种轧机自动停机装置、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一方面可以减少带钢翘头废钢,另一方面可以对连轧机的堆钢事故进行自动判断和停机,将操作人员因为经验、判断和疏漏引起事故扩大化的可能性降低至最低。
(二)技术方案
一种轧机自动停机装置,包括R3机架、R4机架、带钢、侧导板、限位、辊道,侧导板安装在辊道的上方,带钢在辊道上沿着侧导板由R3机架向R4机架输送,限位安装在侧导板的上方,还包括翘头压板、活动铰链、框架,翘头压板由活动铰链悬挂于框架的下方;所述框架横跨在辊道和侧导板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翘头压板出口的上方安装有出口限位挡杆,在框架出口的下方安装有出口限位支架,出口限位支架上安装有出口限位;翘头压板入口的上方安装有入口限位挡杆,在框架入口的下方安装有入口限位支架,入口限位支架上安装有入口限位。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出口限位挡杆是L型限位挡杆。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入口限位挡杆是L型限位挡杆。
一种轧机自动停机控制系统,包括R3机架、R4机架、出口限位、入口限位、测压仪主机、一级计算机、测压头、工作辊电机、传动系统,R3机架通过工作辊电机与传动系统相连,传动系统与一级计算机相连;测压头分别安装在R3机架、R4机架的上方,测压头与测压仪主机相连,测压仪主机与一级计算机相连;出口限位、入口限位与一级计算机相连,并将限位信号传递给一级计算机。
一种轧机自动停机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带钢到达R3机架;
S2、带钢头部咬入R3机架,R3机架测压头将实测轧制力传送至测压仪主机,测压仪主机再将实测轧制力传入一级计算机,当轧制力≥300吨,则一级计算机判断R3机架正常咬钢;如果轧制力一直300吨,说明发生了打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14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