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调节肠道菌群平衡降三高的固体饮料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35301.0 | 申请日: | 201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50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张辉;沈琳;陶恒亮;文继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东霖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39 | 分类号: | A23L2/39;A23L33/00;A23L33/105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温福雪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肠道菌群平衡 固体饮料 生物技术领域 柠檬酸 低聚半乳糖 小麦胚芽粉 大豆磷脂 低聚果糖 低聚木糖 甘油三酯 核桃仁粉 黑芝麻粉 菌群平衡 麦芽糊精 原料制备 脂质代谢 菊苣根 提取物 甜菊糖 益生菌 重量份 胆固醇 大肠 血液 生长 | ||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节肠道菌群平衡降三高的固体饮料。一种调节肠道菌群平衡降三高的固体饮料,按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小麦胚芽粉45~48份、核桃仁粉8~11份、黑芝麻粉18~22份、菊苣根提取物5~7份、低聚果糖6~8份、低聚半乳糖3~4份、低聚木糖4~6份、麦芽糊精5~6份、大豆磷脂1~1.5份、甜菊糖0.5~0.8份、柠檬酸0.8~1份。本发明能促进大肠内益生菌生长,条件菌群平衡,改善脂质代谢,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节肠道菌群平衡降三高的固体饮料。
背景技术
人的肠道有8~10米长,并且千褶百皱,平均每隔3.5厘米就有一个弯折,人们即使每天都排泄,也总会有一些食物残渣滞留在肠道的褶皱内。宿便堆积在肠道内发酵、腐败,并不断产生各种毒素、废气,造成肠内环境恶化、肠胃功能紊乱,继而引发内分泌失调、新陈代谢紊乱,还有可能引发多种病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肠道问题是万病之源。
人体肠道菌群与肥胖、Ⅱ性糖尿病等代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基于大鼠的试验研究发现,给大鼠高脂肪饮食之时喂养小檗碱,大鼠便不会肥胖或产生胰岛素抵抗,体重也可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肠道中的已知病原体种群数量下降,已知有益菌数量也出现上升。
小麦胚芽粉是一种高蛋白、高维生素E、低热、低脂、低胆固醇的营养品。含有维生素B族、维生素D、不饱和脂肪酸、核酸、叶酸、二十八烷醇和钙、铁、锌、硒等10余种矿物质等;核桃仁粉益智健脑,其中所含的精氨酸、油酸、抗氧化物质等对保护心血管,预防冠心病、中风、老年痴呆等是颇有裨益的。黑芝麻中的亚油酸可使血中胆固醇含量降低,有防治冠状动脉硬化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节肠道菌群平衡降三高的固体饮料,能促进大肠内益生菌生长,条件菌群平衡,改善脂质代谢,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调节肠道菌群平衡降三高的固体饮料,按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
小麦胚芽粉45~48份、核桃仁粉8~11份、黑芝麻粉18~22份、菊苣根提取物5~7份、低聚果糖6~8份、低聚半乳糖3~4份、低聚木糖4~6份、麦芽糊精5~6份、大豆磷脂1~1.5份、甜菊糖0.5~0.8份和柠檬酸0.8~1 份;
其中,菊苣根提取物是菊苣根压榨后得到菊苣根汁经干燥后得到的粉末。
进一步地,所述一种调节肠道菌群平衡降三高的固体饮料,按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
小麦胚芽粉46份、核桃仁粉10份、黑芝麻粉19、菊苣根提取物6份、低聚果糖7份、低聚半乳糖4份、低聚木糖5份、麦芽糊精5.5份、大豆磷脂1.1 份、甜菊糖0.6份和柠檬酸0.9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节肠道菌群平衡降三高的固体饮料,能促进大肠内益生菌生长,条件菌群平衡,改善脂质代谢,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叙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调节肠道菌群平衡降三高的固体饮料,按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
小麦胚芽粉46份、核桃仁粉10份、黑芝麻粉14、菊苣根提取物6份、低聚果糖7份、低聚半乳糖4份、低聚木糖5份、麦芽糊精5.5份、大豆磷脂1 份;甜菊糖0.5份和柠檬酸1份。
将上述粉末混合一起,经过超微粉碎机粉碎,经过80目筛子后,将所得到的粉末进行二次造粒,低温烘干,得到固体。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东霖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连东霖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53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