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将修改后的数据从易失性存储器清除到持久性第二存储器的装置、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34420.4 | 申请日: | 201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8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J.凌;R.阿加瓦尔;D.刘;W.陈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特尔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28 | 分类号: | G06F13/2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雪娜;杨美灵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器 第二存储器 存储器 存储器控制器 功率控制单元 持久性 读取 易失性存储器 存储器读取 读取地址 发送信号 范围读取 数据传输 响应 耦合到 调用 | ||
提供用于将修改后的数据从第一存储器清除到持久性第二存储器的一种装置、系统和方法。耦合到第一存储器的第一存储器控制器包括至少一个RAS控制器,其读取第一存储器中的地址范围。响应于从功率控制单元接收到命令,调用至少一个RAS控制器以从第一存储器从针对RAS控制器指定的至少一个地址范围读取数据。第二存储器控制器将确定为修改后的从第一存储器读取的数据传输到第二存储器。响应于RAS控制器完成读取地址范围,第一存储器控制器向功率控制单元发送信号以指示,针对RAS控制器指定的地址范围中的修改后的数据被清除到第二存储器。
技术领域
本文所述实施例总体涉及用于将修改后的数据从易失性存储器清除(flush)到持久性第二存储器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在典型的计算机系统中,操作系统或应用可以直接访问系统存储器,或者可以通过更快但更小的高速缓存访问系统存储器。高速缓存存储器通常使用不同的存储器技术,并且具有好得多的性能特性。在该高速缓存层次结构中,高速缓存对软件不可见,并且完全由用于高速缓存和主系统存储器之间的数据移动的硬件来处理。高速缓存有时被称为第一级存储器,并且主系统存储器被称为第二级存储器。
附图说明
参考附图通过示例的方式描述实施例,所述附图没有按比例绘制,其中相同的标号指代相似的元件。
图1图示包括存储器控制器以及第一和第二级存储器的系统的实施例。
图2图示集成存储器控制器的实施例。
图3图示可靠性、可用性和可服务性(RAS)控制器地址范围的实施例。
图4图示用于配置集成存储器控制器中的RAS控制器以读取地址范围的操作的实施例。
图5图示由功率控制单元发起断电序列并且向存储器控制器发信号的操作的实施例。
图6图示处理来自功率控制单元的清除命令的操作的实施例。
图7图示由集成存储器控制器中的RAS控制器执行以读取第一存储器中的地址的操作的实施例。
图8图示由第二级存储器控制器执行以处理由RAS控制器读取的数据的操作的实施例。
图9图示由功率控制单元执行以处理来自集成存储器控制器的已经关于高速缓存地址区域执行了清除的消息的操作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在应用直接访问模式中,应用可以直接将数据写入持久性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储存器,并且可以将针对该持久性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数据高速缓存在诸如易失性存储器的第一级存储器设备中。为了将第一级存储器设备中的修改后的数据清除到持久性第二级存储器,主机操作系统可以向第一级存储器设备中的存储器位置发出命令,以将在第一级存储器设备中高速缓存的修改后的或脏(dirty)数据写入持久性第二级存储器设备。操作系统暴露于持久性第二级存储器设备的地址空间,但不直接访问来自持久性第二级存储器的数据。而是,操作系统将在第一级高速缓存存储器设备中访问来自持久性第二级存储器的数据,并且硬件管理第一级和第二级存储器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在本领域中存在对于用于管理第一级存储器和第二级存储器以改进系统性能的改进技术的需要。
所描述的实施例提供了在执行关断或其他断电序列之前将数据从第一级存储器或高速缓存清除到持久性储存器的技术。某些系统使操作系统从第一级存储器读取修改后的数据以写出到持久性储存器,这可能需要大量的处理资源和功率。在系统故障期间,组件可以靠电池功率运行以清除存储器,并且读取来自第一级存储器或高速缓存的脏的数据并将数据写出到持久性储存器所需的处理器资源可能是耗时和耗电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特尔公司,未经英特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44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飞腾平台的中断转换机制的实现方法
- 下一篇:串行通信器及串行通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