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速食银耳羹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32485.5 | 申请日: | 201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775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杜雄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盛养(福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1/00 | 分类号: | A23L31/00;A23L2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2200 福建省宁德市古田***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速食 银耳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提供一种速食银耳羹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固形物含量为40~45%的银耳羹先放在隧道式液氮速冻机中于‑110℃环境下冷冻15~20min,得块状银耳羹;将冷冻后的块状银耳羹平铺于气压为50~100Pa的环境中,块状银耳羹的底部始终保持在‑35~‑30℃,块状银耳羹的上方依次在80℃加热1h,100℃加热4h,85℃加热4h,75℃的温度下加热3h,65℃加热3h及55℃加热5h,即得速食银耳羹。本发明制得的速食银耳羹,更加蓬松不易塌陷,在无需搅拌的情况下能在冰水中迅速分布均匀,方便泡发,方便携带与食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速食银耳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银耳,又叫白木耳,是一种生长于枯木上的胶质真菌,因其色白如银,故名银耳,历来与人参、鹿茸同具显赫声誉,被人们称为“山珍”、“菌中明珠”、“菌中之冠”。历代医药学家
认为银耳有“强精、补肾、润肺、生津、止咳、清热、养胃、补气、和血、强心、壮身、补脑、提神”之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银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银耳中的多糖更是具有抗肿瘤、抗氧化和促进骨髓造血功能的功效。食用、药用价值如此之高的银耳绝大部分却只是以干制品销售,近年来出现的各种银耳加工产品仅仅将银耳叶片与其他原料混合起来简单加工,食用后营养吸收效果和干制品相差无几,此种状况将会严重制约银耳产业的发展。
快节奏的生活催生出越来越多的速食食品,速食食品以其方便、快捷的优点受到消费大众的喜爱。目前,速食食品的市场越来越广阔,与此同时,人们对速食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有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的“速食”特点,而且要有传统家庭餐桌上“高营养”的优势,银耳速食羹正好顺应这一趋势。
公开号为CN102125159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速食银耳羹及其加工方法,是将银耳煮制后依次进行热风干燥、真空微波干燥和热风干燥,通过将银耳粉末添加到银耳羹中,使其可以速溶,然而这种速食银耳羹需要用热水才能泡开,用冷水则无法泡开。
公开号为CN101946893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快餐干银耳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熟化后微波真空冷冻的方式制得快餐干银耳,虽然保留了银耳原有的外形和风味,但仍然需要开水才能冲泡开( 用开水最快仍需要1min ),且冲泡后汤中无胶质,对于想吃冰镇银耳的人来说,只能将其用热水泡开后冷却,极为不便。且银耳不易复水,口感硬脆不够软糯,若想使其成为浓稠的银耳羹,仍需要重新煮制。
作为改进,现有的一些发明专利公开了能制备出能用冰水冲泡的速食银耳羹及其加工方法,但是必须是将冰水倒在银耳羹上且不断用搅拌工具(汤匙或叉子或筷子)将块状银耳羹按压在水中搅拌等待其慢慢吸水才能使银耳羹展开,否则银耳羹块状会漂浮在冰水上,短时间内无法泡开,至少1小时以上才能吸水展开,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无需搅拌的情况下能在冰水中迅速分布均匀的速食银耳羹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一为:
一种速食银耳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固形物含量为40~45%的银耳羹平铺在模具内,将装有银耳羹的模具放在隧道式液氮速冻机中于-110℃环境下冷冻15~20min,得块状银耳羹,其中,银耳羹平铺在模具内的厚度控制在1.8~2.2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盛养(福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盛养(福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24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