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磷氮硫大分子成炭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99099.0 | 申请日: | 2018-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9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宇;台启龙;朱长江;柯震坤;崔剑光;何明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安鸿泰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79/02 | 分类号: | C08G79/02;C08L25/06;C08L23/12;C08L63/00;C08L67/04;C08L75/04;C08L85/02 |
代理公司: | 苏州谨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95 | 代理人: | 田媛 |
地址: | 2151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磷氮 制备方法和应用 大分子成炭剂 聚合物材料 成炭剂 环氧树脂 反应时间短 后处理 成炭性能 分散性好 工艺过程 三氯硫磷 无卤阻燃 一步反应 阻燃体系 阻燃效率 二元胺 聚氨酯 聚乳酸 聚烯烃 硫元素 相容性 收率 炭源 制备 膨胀 引入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氮硫大分子成炭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以三氯硫磷和二元胺为原料反应制得。本方法工艺过程连续,可经一步反应制得,反应时间短,收率高,后处理过程简便。本方法在传统磷氮成炭剂基础上,引入硫元素,制得的成炭剂作为膨胀阻燃体系的炭源应用于聚烯烃、聚氨酯、聚乳酸及环氧树脂的无卤阻燃,具有良好的成炭性能,不仅阻燃效率高,并且在聚合物材料中分散性好,分布均匀,与聚合物材料相容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磷氮硫大分子成炭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高分子材料由于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广泛用于建筑、装饰、电气电子工业等国民经济主要领域和人们日常生活中,但是传统的高分子材料如聚烯烃、聚氨酯、聚乳酸及环氧树脂主要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受热时极易发生裂解与燃烧,在应用过程中具有潜在的安全隐患,必须进行阻燃处理。
目前用于高分子材料的阻燃剂仍是以含卤阻燃剂为主,含卤阻燃剂可以有效提高高分子材料的阻燃性能,然而这类阻燃材料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有毒气体和致癌物质,污染环境,因此限制了卤系阻燃剂的应用。无机阻燃剂属于环境友好型阻燃剂,然而添加量大,阻燃效率低,限制了其在聚合物材料中应用。膨胀阻燃体系由于其低毒、环境友好和阻燃效率高而受到青睐,如专利CN104130401A、CN102352036A、CN105968352A等都对此类成炭剂进行了报道。
协效阻燃体系由于各阻燃元素之间的协同作用,使阻燃效率增高,已经成为无卤阻燃剂的发展方向之一。已有报道中的成炭剂大都为单一的磷系或氮系成炭剂,存在成炭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磷氮硫成炭剂在主链中引入了硫元素,磷氮硫三种元素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能有效提高聚合物材料的阻燃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磷氮硫大分子成炭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成炭剂具有良好的成炭性能,不仅阻燃效率高,而且制备方法简单。
在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磷氮硫大分子成炭剂,具有以下结构通式:
其中,Z–R–Z为哌嗪环、胺基被C1-C4烷基胺取代的哌嗪环;
或Z–R–Z为C1-C4烷基二元胺、胺基被C1-C4烷基或C1-C4烷基醇取代的C1-C4烷基二元胺;
或Z–R–Z为苯基二元胺、苯基被C1-C4烷基单取代或多取代的苯基二元胺。
优选地,该成炭剂的分子量为2000-200000。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磷氮硫大分子成炭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二元胺溶于有机溶剂中,得到二元胺的溶液,向二元胺溶液中加入缚酸剂,得到混合溶液A;
(2)在0-30℃下,向混合溶液A中加入三氯硫磷,得到混合溶液B;
(3)将混合溶液B在60-100℃下反应6-15h,得到磷氮硫大分子成炭剂。
进一步地,二元胺选自哌嗪环、胺基被C1-C4烷基胺取代的哌嗪环、C1-C4烷基二元胺、胺基被C1-C4烷基或C1-C4烷基醇取代的C1-C4烷基二元胺、苯基二元胺、苯基被C1-C4烷基单取代或多取代的苯基二元胺。
更进一步地,二元胺选自哌嗪、乙二胺、N,N-二甲基-1,3丙二胺、N-氨基乙基哌嗪、2,6-甲苯二胺、二乙基甲苯二胺或羟乙基乙二胺。
进一步地,三氯硫磷与二元胺的摩尔比例为1:1.5-1.8。
进一步地,有机溶剂选自氯仿、乙腈、1,4-二氧六环、四氢呋喃和甲苯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地,缚酸剂为三乙胺或吡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安鸿泰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安鸿泰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990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