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牡丹籽油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87641.0 | 申请日: | 2018-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00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沈智配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心缘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1/04 | 分类号: | C11B1/04;C11B1/10;C11B3/06;C11B3/02;C11B3/10;C11B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牡丹籽油 牡丹籽 制备 脱酸油 毛油 浸泡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 不饱和脂肪酸 氢氧化钠溶液 脱色 低温保存 低温干燥 无水乙醇 出油率 氧化铝 除杂 脱臭 脱壳 加热 去除 保温 沉淀 静止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牡丹籽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脱壳除杂后的牡丹籽经浸泡、低温保存后,粉碎至130‑150目,得到牡丹籽粉;对牡丹籽粉进行低温干燥,当含水量达到8%‑10%后,在无水乙醇中浸泡4‑5小时,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得到牡丹籽毛油;将牡丹籽毛油加热至50‑60℃,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搅拌15‑20分钟后,升温至70‑80℃,加入氧化铝,搅拌20‑30分钟,保温静止8‑10小时,分离去除水层和沉淀,得到脱酸油;脱酸油通过脱色、脱臭得到牡丹籽油。本发明提供的牡丹籽油的制备方法出油率高,得到的牡丹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牡丹籽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牡丹籽油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牡丹籽是牡丹植株的精华结晶,传承了牡丹本身具有的一切特性外,它更有自己独特的医药和营养成分,牡丹种子是受果壳和种壳双层保护的坚果,具有天然的“长寿”基因。
牡丹籽油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油脂中最适合人体营养的油脂,是所有食用油总营养价值最高、成份结构最合理的,含有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其营养价值远远超过被称为“人类健康之油”橄榄油。亚麻酸含量是橄榄油的200多倍,多项指标也都高于其他油种,又不易氧化沉积在人体血管壁、心脏冠状动脉等部位,正是这些成分使其在医学和营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成为理想的食用油。不夸张地说,牡丹籽油的营养和保健作用是其它食用油无法比拟的。
目前牡丹籽油的提取工艺主要有5种,其中较好的有: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和超声波辅助提取方法,然而这3种方法的出油率均在24%-31%之间,远低于常见食用油。这与牡丹籽种皮坚硬、粉碎难度较大有关,粉碎难度大会影响粉碎程度并延长粉碎时间,粉碎后物料粒径较大会降低萃取效率,粉碎时间的加长可能会造成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在粉碎的过程中被破坏,进而降低牡丹籽油的品质和出油率。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牡丹籽油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牡丹籽油的制备方法出油率高,得到的牡丹籽油品质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牡丹籽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脱壳除杂后的牡丹籽浸泡在15-20℃的水中8-10小时,取出沥干水分,低温保存后粉碎至130-150目,得到牡丹籽粉;
S2、将S1中得到的牡丹籽粉进行低温干燥,当含水量达到8%-10%后,在无水乙醇中浸泡4-5小时,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得到牡丹籽毛油;
S3、将S2中得到的牡丹籽毛油加热至50-60℃,加入质量分数为9%-11%的氢氧化钠溶液,以60-70 r/min的转数搅拌15-20分钟后,升温至70-80℃,加入氧化铝,以18-25 r/min的转数搅拌20-30分钟,保温静止8-10小时,分离去除水层和沉淀,得到脱酸油;
S4、S3中得到的脱酸油通过活性白土脱色得到脱色油,脱色油再经过抽真空蒸馏脱臭得到牡丹籽油。
优选地,S1中低温保存的方法为在零下40℃-零下60℃环境中保存3-5小时或在液氮中保存4-6分钟。
优选地,S2中低温干燥的温度为40-50℃。
优选地,S2中无水乙醇的使用量为牡丹籽粉重量的0.8-1.2倍。
优选地,S2超临近二氧化碳萃取中,萃取的压力为23-35Mpa,萃取温度为35-45℃,萃取时间为50-90分钟,二氧化碳流量为15-18L/h。
优选地,S2超临近二氧化碳萃取中,使用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仪有两个分离釜,第一分离釜的压力为8-10Mpa,温度为40-45℃,第二分离釜的压力为3-5Mpa,温度为30-35℃。
优选地,S2中超临近二氧化碳萃取采用环乙烷为夹带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心缘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心缘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876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酶法提取牡丹籽油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机械式山茶籽去壳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