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Au/TiO2复合纳米颗粒及异质结的液相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55992.3 | 申请日: | 2016-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797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孟;袁国秋;曹敏;金永龙;陶苗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52 | 分类号: | B01J23/52;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0 | 代理人: | 葛雷 |
地址: | 22601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纳米颗粒 纳米颗粒 液相合成 异质结 非晶 纳米颗粒表面 非晶化处理 复合颗粒 甲醛溶液 静电吸附 耦合 高压水 热条件 液相水 晶化 重构 制备 还原 合成 复合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u/TiO2复合纳米颗粒及异质结的液相合成方法,利用光幅照,对分散在甲醛溶液中的TiO2纳米颗粒进行表面无序化非晶重构处理,并在非晶化处理过的TiO2纳米颗粒表面利用静电吸附[Au(OH)4]‑基团;在液相水热条件下实现原位的Au还原,得到非晶过渡Au/TiO2复合颗粒;高压水热二次晶化合成Au/TiO2复合纳米颗粒。本发明不仅能实现Au纳米颗粒与TiO2纳米颗粒的界面有效耦合,制备出复合Au/TiO2纳米颗粒,而且能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方便地控制Au颗粒的大小。
本申请是申请号:201610317837.8、申请日:2016-05-16、名称“非物理吸附Au/TiO2复合纳米颗粒及异质结的液相合成方法”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贵金属Au/TiO2复合纳米颗粒的制备,尤其是涉及Au和TiO2界面形成非物理吸附晶格结构重构过渡区复合纳米颗粒的制备。
背景技术
TiO2纳米粉体和纳米膜材料在太阳能的存储与利用、光电转换、光致变色及光催化降解大气和水中的污染物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为了提高其光催化活性和可见光的利用率,在TiO2颗粒表面进行贵金属修饰,比如金(Au)是常见的手段。从理论上分析,有效的贵金属修饰可改变TiO2能带的带尾,将TiO2的光响应从紫外区域扩展到可见光范围;并在Au和TiO2的界面形成异质结构,促进光生电子和空穴的空间分离,增强光催化活性;且在某些频率区域发生表面等离子共振耦合(SPP),使该频率区域的三维光场耦合成准二维的SPP光场,从而进一步提高对自然光的利用率。然而,由于Au和TiO2的晶格并不匹配,溶胶----凝胶(sol-jel)法和共沉淀法等方法合成的Au/TiO2复合颗粒,Au在TiO2的界面大多以物理吸附状态存在,这种复合粒子界面的连接其实是脆弱的,Au和TiO2容易分离而成为二相混合物。更为严重的是,由于Au和TiO2界面之间是松散的物理吸附,光幅照下纳米TiO2颗粒的光生电子受到单质Au纳米颗粒表面的表面势垒的作用,光生电子难以迁移至Au纳米颗粒,不能实现光生电子和空穴的空间分离而增强光催化活性;在这种情况下,尽管SPP光场耦合仍然可以存在,但强的光场密度并不能和光生电子-空穴的空间分离相联系,其对最终的催化活性的影响难以估计。因此,如何改变TiO2的表面晶格结构以实现Au纳米颗粒的有效修饰是拓展纳米TiO2应用的重要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实现Au纳米颗粒与TiO2纳米颗粒的界面有效耦合,制备出复合Au/TiO2纳米颗粒的非物理吸附Au/TiO2复合纳米颗粒及异质结的液相合成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非物理吸附Au/TiO2复合纳米颗粒及异质结的液相合成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
(1)利用光幅照,对分散在甲醛溶液中的TiO2纳米颗粒进行表面无序化非晶重构处理,并在非晶化处理过的TiO2纳米颗粒表面利用静电吸附[Au(OH)4]-基团;
(2)在液相水热条件下实现原位的Au还原,得到非晶过渡Au/TiO2复合颗粒;
(3)高压水热二次晶化合成Au/TiO2复合纳米颗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未经南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559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