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微生态制剂及野外发酵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02145.0 | 申请日: | 201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9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孙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16;C12R1/07;C12R1/01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深研专利事务所 44229 | 代理人: | 张喜安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微生态制剂 复合生态制剂 培养基 发酵 生物工程领域 养殖水体污染 发酵液菌 液体成品 重量份数 复合菌 检测菌 霉菌 菌液 制备 野外 新鲜 | ||
1.一种复合微生态制剂,其特征在于:该制剂由复合生态制剂A、培养基B及水组成,该制剂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复合生态制剂A 1-10份、培养基B 4-40份及水100-10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微生态制剂,其特征在于:该制剂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复合生态制剂A 2-8份、培养基B 8-32份及水200-80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微生态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生态制剂A由芽孢杆菌、乳酸粪链球菌、酵母菌及辅料组成;该复合生态制剂A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芽孢杆菌10-30份、乳酸粪链球菌5-10份、酵母菌2-10份及辅料1-10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微生态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料为菇渣、统糠及腐殖酸土。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微生态制剂,其特征在于:培养基B由米糠、酵母水解物及豆粕组成,该培养基B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米糠2-10份、酵母水解物1-15份及豆粕2-15份。
6.一种复合微生态制剂的野外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复合微生态制剂A的制备,将选定的芽孢杆菌、乳酸粪链球菌、酵母菌及辅料放置到容器A中进行混合,制备出复合微生态制剂A;
步骤二、培养基B的制备,将米糠、酵母水解物及豆粕放置到容器B中进行混合,制备出培养基B;
步骤三、野外发酵,准备一个容器C,将步骤一中制备得到的复合微生态制剂A加入到容器C中,然后再将步骤二中制备得到的培养基B加入到容器C中,最后向容器C中加入水,将三者通过搅拌装置进行搅拌,并将其搅拌均匀,将容器C进行封口,并将封口完毕后的容器C放置到阴凉处,阴凉处的温度在0-30度,放置时间为72小时,获得发酵液C;
步骤四、检测,将步骤三中的容器C封口打开,将发酵液C通过搅拌装置搅拌均匀,通过取样装置对发酵液C进行取样,通过PH检查仪检测发酵液C的PH值,通过活菌检测仪检测发酵液C的活菌性,以判断是否合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微生态制剂的野外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一中所制备得到的复合微生态制剂A的重量为一公斤。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微生态制剂的野外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二中所制备得到的培养基B的重量为四公斤。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微生态制剂的野外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器C的容量不低于100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214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