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用途的荧光晶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79074.7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70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向卫东;梁晓娟;邹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88 | 分类号: | C09K11/88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陆晓鹰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荧光晶体材料 制备 原色 三种颜色 荧光材料 白光发光装置 防伪图案 加热处理 间苯二胺 邻苯二胺 硫化锌镉 研磨处理 荧光涂料 原料准备 制备工艺 质量配比 氮化硅 碳酸锶 氧化锆 溶剂 产率 色素 成型 搭配 发射 | ||
1.一种多用途的荧光晶体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配比:邻苯二胺4-8%、间苯二胺3-6%、硫化锌镉6-12%、桑色素8-16%、氧化锆5-10%、碳酸锶7-14%、氮化硅10-20%、溶剂7-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途的荧光晶体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配比,邻苯二胺4%、间苯二胺3%、硫化锌镉6%、桑色素8%、氧化锆5%、碳酸锶7%、氮化硅10%、溶剂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途的荧光晶体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配比,邻苯二胺5.5%、间苯二胺4%、硫化锌镉8%、桑色素11%、氧化锆7%、碳酸锶9%、氮化硅13%、溶剂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途的荧光晶体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配比,邻苯二胺7%、间苯二胺5%、硫化锌镉10%、桑色素14%、氧化锆8.7%、碳酸锶11%、氮化硅17%、溶剂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途的荧光晶体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配比,邻苯二胺8%、间苯二胺6%、硫化锌镉12%、桑色素16%、氧化锆10%、碳酸锶14%、氮化硅20%、溶剂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途的荧光晶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包括以下质量配比,甲酰胺13-26%、乙二醇10-20%、光稳定剂7-14%、蒸馏水20-40%。
7.一种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多用途的荧光晶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准备,将邻苯二胺、间苯二胺、硫化锌镉、桑色素、氧化锆、碳酸锶和氮化硅按照既定的比例,称量取用,并且放置在同一容器中,进行充分搅拌;
S2:研磨处理,将进行多充分搅拌的原料混合物通过行星式球磨机进行研磨,研磨时间为20-60分钟,最终研磨成100-400目的颗粒,最终得到原料混合颗粒;
S3:加热处理,将原料混合颗粒放入加热容器中,并且加入按照既定比例称量好的溶剂,然后进行密封处理,之后放进马福炉内,用温度控制仪控制温度,并且在4-7小时内控制温度上升到340度,并且在340度中,静放4-7天,然后在取出,静放冷却,得到荧光晶体粗胚;
S4:最终成型,将荧光晶体粗胚通过切割装置切割成均匀等大小的荧光晶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未经温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7907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近红外核壳结构纳米晶荧光寿命的调节方法
- 下一篇:一种热释光长余辉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