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虹鳟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灭活疫苗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70400.8 | 申请日: | 2018-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4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魏文燕;汪开毓;李良玉;杨马;杨倩;刘韬;唐洪;张小丽;刘家星;朱玲;杨壮志;何洁;陈霞;何琦瑶;陈健;何晟毓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9/205 | 分类号: | A61K39/205;A61P31/14;C12N7/00;C12N7/02;C12N7/06 |
代理公司: | 成都厚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5 | 代理人: | 夏柯双 |
地址: | 611134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灭活疫苗 制备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 造血器官 坏死病 提纯 制备方法工艺 免疫保护率 病毒灭活 病毒培养 工业制备 细胞复苏 细胞基础 细胞扩大 可用 灭活 预防 应用 疫苗 病毒 成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虹鳟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灭活疫苗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FHM细胞复苏提纯;S2.FHM细胞基础培养;S3.FHM细胞扩大培养;S4.IHNV病毒培养;S5.IHNV病毒提纯;S6.IHNV病毒灭活。该方法制备得到IHNV灭活疫苗应用于预防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通过该方法可成功制得IHNV灭活疫苗,灭活效果好,灭活疫苗安全性高,相对免疫保护率高,同时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有利于缩减疫苗大规模生产的周期和成本,可用于工业制备IHNV灭活疫苗用于预防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虹鳟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灭活疫苗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虹鳟是一种名贵的冷水性鱼类,其肉质鲜嫩、味美,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高,胆固醇含量几乎等于零,EPA含量高于其它鱼类数倍以上,具有“水中人参”的美誉,因此广受人们喜爱。我国自1959年起开始养殖虹鳟,主要品种包括硬头鳟、道纳尔逊氏超级虹鳟、Jalo品系虹鳟和金鳟(黄虹鳟)等。目前我国虹鳟养殖场400多家,分布于23个省、市、自治区的100个县内,养殖方式多为高密度流水养殖。然而,近年来由于虹鳟养殖规模逐步地扩大,苗种需求量增加,鱼卵、鱼苗流通性的增大,且高密度养殖,造成了虹鳟各种疾病频繁地发生,特别是传染性疾病,如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给虹鳟的养殖带来极大经济损失,严重地制约着虹鳟养殖业的发展。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Infectious Hematopoietic Necrosis, IHN)是由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nfectious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 IHNV)所引起的一种鲑科鱼类急性死亡的病毒性传染病,呈现快速传播与广泛发生的特征。该病被OIE列为必须申报的动物疫病,是鱼类进出口岸第1类检疫对象。2014年我国农业部将其列为《2014年国家水生动物疫情监测计划》的重点专项监测疫病之一。自1985年IHN疫情首次在中国出现以来,IHN已经先后在黑龙江、辽宁、青海、北京、甘肃、吉林、山东以及四川等地暴发,死亡率可高达100%,给水产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IHNV属于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诺拉弹状病毒属(Novirhabdovirus)。其外形为子弹状,含二十面立体对称型核衣壳,长150 nm-190 nm,直径65 nm-75nm,为单股负链RNA病毒。IHNV含有脂蛋白包膜,表面有纤细的刺突,与狂犬病毒的蛋白结构类似,能在多种细胞系上生长,包括大鳞大马哈鱼胚细胞系(Chinook salmon embryo, CHSE-14)、鲤鱼上皮瘤细胞系(Epithelioma papulossum of carp, EPC)、肥头鲦鱼细胞(Fatheadminnow, FHM)、虹鳟性腺细胞系(Rainbow trout gonad, RTG-2)、蓝鳃太阳鱼成纤维细胞系(Bluegill fry, BF-2)等。该病毒的增殖温度范围为4℃-20℃,其最适增殖温度为15℃,细胞病变主要表现为细胞变圆,细胞脱落,出现空斑且空斑边缘细胞牵拉,成葡萄状。
IHNV的易感对象主要为鲑、鳟鱼类的鱼苗或者幼鱼;IHNV敏感的宿主包括大麻哈鱼属的红大麻哈鱼、虹鳟、大鳞大麻哈鱼、细磷大麻哈鱼、大麻哈鱼、马苏大麻哈鱼、克氏鲑和玫瑰大麻哈鱼。成鱼感染通常不会出现死亡,而是成为病毒的传染宿主。当幼鱼和鱼苗感染后,其临床症状表现为眼球突出,鳃丝苍白,鳍条基部充血,体色发黑,腹部膨大,肛门处常拖着一条黄色的粘液粪便,解剖可见肝苍白,肾脏常呈现花斑状,胃、肠内有大量微黄、浑浊的粘液。幼鱼也常常变现出一些神经症状,包括打转,痉挛,时在剧烈抽搐后死亡。
现有养殖场等一般对感染IHN的病鱼采取的措施是全部销毁,并对养殖场地和设备进行全面消毒;但是此种方法不能从根源上有效降低虹鳟等感染IHN的发病率。同时现有IHNV病毒灭活疫苗的制备成本高,工艺复杂,灭活时间长,同时疫苗的灭活效果不佳,导致IHNV病毒灭活疫苗制备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四川农业大学,未经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704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