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近海多栖式移动船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57300.1 | 申请日: | 201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75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吕涛;孙树峰;陈国明;孙久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B60F3/00 | 分类号: | B60F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近海 多栖式 移动 | ||
1.一种近海多栖式移动船,其特征在于:包括内体、外体、升降机构,移动机构、锁紧导向机构,所述的升降机构与锁紧导向机构通过悬臂支架固定在船体外侧,外体与升降机构通过操纵液压装置相连,外体与锁紧导向机构通过支撑桩相连,移动机构设置在外体的外侧;所述的内体包括船体(1)和悬臂支架(12),四个悬臂支架对称焊接在船体(1)的两侧;所述外体包括动力底座(2)、挡泥板(4)、支撑桩(7)、支撑桩齿条(8)和驱动机组(11),所述动力底座(2)特征在于上侧连接活塞杆、外侧连接移动机构,所述挡泥板(4)焊接在动力底座(2)的外侧、移动机构的上侧,其宽度和转轮轴长一致,水平长度和两个转轮的轴心距一致并且在两端各焊接有四分之一圆弧,圆弧和转轮为同心圆,所述的支撑桩(7)形状为圆柱形,下部连接动力底座(2)、上部连接悬臂支架(12),所述支撑桩齿条(8)对称的焊接于支撑桩(7)的两侧,与支撑桩(7)的长度相同,所述驱动机组(11)固定在在动力底座的内部,由动力底座(2)进行隔水密封;所述升降机构为操纵液缸(9),缸筒底部连接在悬臂支架(12)底侧,活塞杆连接在动力底座的上侧;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前转轮(3)、后转轮(10)和履带(5),两条所述履带(5)对称设置在外体外侧,位于挡泥板(4)的底侧,履带(5)的前部与前转轮(3)相连,履带后部与后转轮(10)相连,履带(5)内侧设置有内齿轮,前转轮(3)和后转轮(10)外侧设置有外齿轮,三者齿轮模数相等,履带与地面接触的一侧均匀的设置有加强筋;所述的锁紧导向机构包括锁紧基座(601)、液压马达(602)、导向套(603)、齿形楔块(604)、垂直挡板(605),所述锁紧基座(601)通过法兰连接在悬臂支撑(12)的下部,每个锁紧基座(601)的前后两侧对称布置三对液压马达(602),导向套焊接在锁紧基座(601)的内部,套接于支撑桩(7)的外侧,齿形楔块(604)对称的布置在导向套槽的内部,无齿侧与液压马达(602)相连,齿形楔块(604)具有和支撑桩齿条(8)相同的模数,所述垂直挡板(605)焊接在导向套槽的上下两侧,齿形楔块(604)位于所述导向套槽中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近海多栖式移动船,其特征在于:船体(1)和履带(5)是通过悬臂支架(12)、操纵液缸(9)、锁紧导向机构(6)和前后转轮(3、10)连接起来的,通过驱动机组(11)带动履带(5)的转动可以实现船体(1)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的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近海多栖式移动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机构还可以是电动式、气动式、齿轮齿条式、卷扬机式或复滑轮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近海多栖式移动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5)还可以设置多对,多对履带对称的布置在船体两侧,分别由转轮独立驱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5730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牵引公铁车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元化多功能变形的电动客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