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网络控制的模式开关及切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40320.8 | 申请日: | 201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91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鲍光启;陈盛超;张帆;付朝辉;杨帅帅;于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44202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身控制模块 信号进行处理 工作指示灯 整车控制器 模式开关 网络控制 网关 电子电器领域 信号采集口 驾驶模式 开关模块 信号交互 控制器 轻量化 驱动口 线束 转发 发送 驱动 通信 分析 | ||
本发明涉及电子电器领域,公开了一种带网络控制的模式开关及切换方法,包括:CAN总线,用于实现设置在所述CAN总线上的控制单元之间的通信;驾驶模式开关模块DMS,用于对信号进行处理分析,并发送和接收CAN总线信号;网关GW,用于连接两个速率不同的CAN通信网络;车身控制模块BCM,用于接收所述网关GW转发的CAN总线信号;整车控制器VCU,用于对接收的来自车身控制模块BCM的信号进行处理。本发明中,开关通过CAN信号与整车控制器进行信号交互,并控制工作指示灯的驱动,可减少其他控制器的信号采集口和工作指示灯驱动口,减少线束的回路数,实现降本和轻量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网络控制的模式开关及切换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作为人们日常出行中的交通工具,不同人群对车辆的性能有着不同的需求。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汽车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同驾驶风格的驾驶模式已经应用在不同的车型上,提高了车辆驾驶的舒适性、经济性和操作性,丰富了车辆驾驶的功能,增强了用户的驾乘体验。
汽车的模式开关包括车辆模式开关和驾驶模式开关,其中车辆模式包括EV、HEV和SAVE三种模式;驾驶模式包括COMFORT、SPORT和ECO三种模式,分别表示舒适模式、运动模式和经济模式。舒适模式发动机的转速维持在较低水平,悬架较软,方向盘较轻便;运动模式是指改善加速性能的驾驶模式,以高转速低车速的方式提供充足动力;经济模式是指以合理的档位控制发动机的转速,以减少不必要的燃油消耗。汽车的不同驾驶模式可以能够适应不同驾驶员的驾驶习惯,提高驾驶的舒适性,为驾驶员提供了驾驶模式的多重选择。
各种模式的切换可通过模式开关来实现,现有技术中,模式开关发送车辆及驾驶模式信号,通过硬线单独传输到车身控制模块BCM,车身控制模块BCM接收到信号后发送给整车控制器系统实现模式切换;车身控制模块BCM再发送信号给驾驶模式开关模块DMS来驱动开关上的工作指示灯。开关是通过硬件结构与控制器的信号采集口以及驱动接口相连接的,线束的回路数较多,生产成本高。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带网络控制的模式开关及切换方法,可减少线束的回路数,实现降本和轻量化。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网络控制的模式开关,通过CAN信号与整车控制器进行信号交互,并控制工作指示灯的驱动和关闭,可减少其它控制器的信号采集口和工作指示灯驱动口,减少线束的回路。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网络控制的模式开关,包括:
CAN总线,用于实现设置在所述CAN总线上的控制单元之间的通信;
驾驶模式开关模块DMS,包括开关、微控制单元MCU、CAN收发器和电源,所述驾驶模式开关模块DMS用于对信号进行处理分析,并发送和接收CAN总线信号;
网关GW,用于连接两个速率不同的CAN通信网络;
车身控制模块BCM,用于接收所述网关GW转发的CAN总线信号;
整车控制器VCU,用于对接收的来自车身控制模块BCM的信号进行处理。
优选地,所述开关包括车辆模式开关和驾驶模式开关,所述车辆模式开关为自复位按键开关,所述驾驶模式开关为自复位旋钮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车辆模式开关能够实现三种车辆模式的切换,所述三种车辆模式为EV模式、HEV模式和SAVE模式,所述驾驶模式开关能够实现三种驾驶模式的切换,所述三种驾驶模式为COMFORT模式、SPORT模式和ECO模式。
优选地,所述三种车辆模式和所述三种驾驶模式均有相应的工作指示灯与其相对应,所述工作指示灯通过所述驾驶模式开关模块DMS内部的控制单元驱动。
进一步地,所述开关带背光功能,并与整车背光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03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作物远程监控控制系统
- 下一篇:塔钟控制系统及塔钟掉电追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