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刺参生长性状辅助选择育种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39145.0 | 申请日: | 201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75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廖梅杰;李彬;王印庚;荣小军;刘安然;陈贵平;范瑞用;张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88 | 分类号: | C12Q1/688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刺参 生长 性状 辅助 选择 育种 分子 标记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刺参生长性状辅助选择育种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属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领域,该分子标记为SNP40标记,所述标记的引物对为SNP40F:5’‑GGGTGGACTTGGAGCAGAAG‑3’和SNP40R:5’‑ACCAACGTCCTCTCTGGTTATCA‑3’,该标记用于生长性状辅助选育的优势基因型为CC,本发明同时还公开了上述标记辅助育种的步骤。本发明为从遗传上提高刺参生长这一经济性状提供了有效的分子标记,用该遗传标记对刺参进行标记辅助选择,开展遗传选育,可有效提高刺参苗种的生长速度,对提高养殖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刺参生长性状辅助选择育种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刺参属于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海参纲Holothuroidea,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海珍品之一。近年来,我国刺参养殖得以长足发展,规模拓展迅猛,直接经济产值约300亿元,是我国海水养殖产业中单一产值最大的物种,为沿海渔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渔民就业及增产增收提供了重要途径。但是随着刺参产业规模的不断拓展,种质退化、生长缓慢、养殖周期长、抵御环境变化能力差、病害频发等一系列制约或潜在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也日益凸显。对刺参进行遗传改良,培育出具有生长速度快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是刺参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刺参的良种选育工作相对于其他经济水产生物开展的较晚,目前的选育方式仍以选择育种和杂交育种为主,其他如分子辅助育种、基因组选择育种等核心育种技术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
随着刺参研究热度的增加(孙国华等,2011),目前对刺参性状相关SNP发掘的越来越多,Gao等(2013)开发了26个与刺参的防御机制相关的SNP位点;Dong等(2016)在对野生和人工养殖的刺参遗传多样性和种群结构的研究中利用HRM发掘了51个相关SNP位点解释了遗传多样性降低的原因;Li等(2016)克隆了刺参myostain基因并发现了与刺参干重相关的3个SNP位点;董玉等(2016)在对SNP与生长的关联分析中发现了10个生长性状显著相关的位点。但这些标记并未进行下一步的扩大验证和生产性验证,其应用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为了开发可用于实际选育生产实践的刺参生长性状相关分子标记,申请人构建了刺参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利用方差分析及复合区间作图对体重性状进行QTL定位,选择体重QTL区段且可适于引物设计的SNP位点,应用所设计的引物在扩大的群体里进行SNP标记验证,筛选出生长性状相关位点及位点的优势基因型,并在选育实践中进行了生产性验证,最终得到了可用于刺参生长性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标记及其优势基因型。利用该标记建立了刺参分子辅助育种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刺参良种选育过程,培育生长速度快的刺参新品种,将有效解决刺参养殖产业目前面临的种质退化问题,且有力推动刺参养殖良种化进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刺参生长性状辅助选择育种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包括分子标记引物及相关标记的优势基因型和检测方法,并将其用于生长快刺参材料的选育。
本发明是按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刺参生长性状辅助选择育种的分子标记,该分子标记为SNP40标记,所述SNP40标记用于生长性状辅助选育的优势基因型为(CC)。
进一步,所述标记的引物对为,SNP40F:5’-GGGTGGACTTGGAGCAGAAG-3’和SNP40R:5’-ACCAACGTCCTCTCTGGTTATCA-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91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