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类肠道病毒71型实时荧光恒温扩增核酸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18560.8 | 申请日: | 2018-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3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杨帆;徐建军;阮伟;孙艳丽;曹丙春;李晋;刘万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汉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70 | 分类号: | C12Q1/70;C12Q1/6844;C12R1/9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类肠道病毒71型 预处理 核酸检测 恒温扩增 实时荧光 荧光定量PCR仪 粪便样本 恒温反应 判读结果 引物序列 荧光信号 测样液 核酸 分装 混匀 时长 引物 配制 采集 检测 重复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人类肠道病毒71型实时荧光恒温扩增核酸检测方法,先采集粪便样本并进行预处理,其间加入RNA提取液,且预处理完成获得待测样液。接下来设定引物序列,并使用对应的引物配制反应体系,充分混匀后分装并顺序加入RNA样本核酸2μL,盖紧反应管管盖,瞬离使液体集中在管底。最终使用荧光定量PCR仪进行恒温反应,并设置反应温度为60‑65℃,时长1min,重复30‑60个循环,于60‑65℃每分钟末收集荧光信号,并判读结果。如此,有效缩短了检测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体外诊断试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类肠道病毒71型实时荧光恒温扩增核酸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肠道病毒71型为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1974年首次报道从美国具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患者标本中分离到EV71,此后EV71的流行范围遍及全球。目前,人类是EV71唯一已知的自然宿主,病毒主要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传播,可经过被感染者的口鼻分泌物、粪便和飞沫等传播。人群对EV71普遍易感,以婴幼儿和低龄儿童感染为主。该病流行期间,可发生幼儿园集体感染和家庭聚集发病现象,而且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传播途径复杂,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范围的流行,疫情控制难度大。因此,快速特异的检测方法尤为重要,特别是对EV71感染引起的重症病例的检测。
对于EV71,目前的实验室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细胞培养进行病毒分离、血清学抗体、RT-PCR、ReaL-time PCR等。但上述方法均存在不足:细胞培养繁杂耗时,血清学检测时肠道病毒的抗原交叉反应等问题,不适合早期应急诊断;RT-PCR技术是目前最为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之一,但其检测时间仍需6-7h,扩增后还需电泳进行特异条带比对,无法做到简便快速;ReaL-time PCR从敏感性、特异性与速度上都具有一定优势,但是检测成本较高,不太适用于临床标本检测。
鉴于以上原因,需要提供一种耗时短、成本低且准确率高的核酸检测方法,用于人类肠道病毒71型感染的辅助诊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人类肠道病毒71型实时荧光恒温扩增核酸检测方法。
为更好的帮助理解本发明,下面对相关概念作出阐述。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是2000年建立的一种新的核酸扩增方法。其原理是利用一种链置换DNA聚合酶和两对特殊的引物,特异地识别靶序列上的6个独立区域,在等温条件下(65℃左右)保温几十分钟,即可完成核酸扩增反应。反应结果可直接靠扩增副产物焦磷酸镁的沉淀浊度进行判断,也可以由添加SYBRGreenI、嗅化乙啶或其它核酸染剂进行呈色后观察。但由于该技术扩增效率高,反应灵敏,通过显色反应容易导致污染,且污染不易消除。
本发明将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与荧光PCR进行结合,扩增产物与核酸染料结合后发出荧光信号,通过检测仪器实时读取荧光信号,根据扩增曲线判读结果,从而实现对样本中肠道病毒71型的测定。该检测方法较PCR荧光探针法,操作简单,反应速度快,且避免了人为观察结果造成的误差。检测试剂为预混反应液,免分装,进一步简化操作步骤并且仪器不要求进行变温循环,更适用于基层临床应用及推广。
本发明提供的人类肠道病毒71型实时荧光恒温扩增核酸检测方法,包括步骤S1-S3。
步骤S1:采集粪便样本并进行预处理,其间加入RNA提取液,且预处理完成获得待测样液。
步骤S2:设定引物序列,并使用对应的引物配制反应体系,充分混匀后分装并顺序加入RNA样本核酸2μL,盖紧反应管管盖,瞬离使液体集中在管底。
步骤S3:使用荧光定量PCR仪进行恒温反应,并设置反应温度为60-65℃,时长1min,重复30-60个循环,于60-65℃每分钟末收集荧光信号,并判读结果。
优选的,步骤S1分解为步骤S11-S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汉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汉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85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