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道车辆用转向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72030.5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637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佐藤与志;西村武宏;加村圭市郎;村田纮一;内田弗朗索瓦奥利维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1F5/50 | 分类号: | B61F5/50;B60L5/39;B61F5/30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1 | 代理人: | 曹芳玲 |
地址: | 日本兵库***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道 车辆 转向架 | ||
铁道车辆用转向架具备:转向架框;分别容纳对第一车轴及第二车轴分别进行支持的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的第一轴箱及第二轴箱;与传递簧下振动的所述第一轴箱或设置于所述第一轴箱的构件、和所述转向架框连接的支持装置;以及安装于所述支持装置的第三轨方式的集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第三轨方式的集电装置的铁道车辆用转向架。
背景技术
铁道车辆从地上设备集电的手段存在多种方式。第三轨方式中,与一对行驶轨道并行地敷设有第三轨(供电轨道),设置于转向架的集电装置的集电靴与第三轨接触滑动从而进行集电。
专利文献1的转向架中,在前后一对轴箱架设有集电梁,集电梁上安装有集电装置。专利文献2的转向架中,前后一对轴箱与集电梁之间设置有具有弹性套管的连杆,集电梁上安装有集电装置。专利文献3的转向架中,在转向架框安装有集电装置。专利文献4的转向架中,仅在前后一对轴箱的一方安装有集电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日本实开昭50-133607号公报;
美国专利第6079335号公报;
日本实开昭50-133608号公报;
日本特开2012-13014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专利文献1及2的转向架中,作为簧下质量的一对轴箱两方的振动向集电梁传递,集电装置的振动变大。又,在专利文献1的转向架上设置转向机构的情况下,前后一对轴箱以通过转向相互接近/远离的形式相对位移时,集电梁无法追随该相对位移。专利文献2的转向架中,虽然集电梁能利用具有弹性套管的连杆来追随前后一对轴箱的相对位移,但由于转向时该相对位移较大,所以弹性套管上的角位移较大,弹性套管的寿命变短。
专利文献3的转向架中,即便是在转向架上设置转向机构,但由于集电装置安装在转向架框上,转向动作也不影响集电装置。但轴弹簧因行驶振动、上座率变动而伸缩时,伴随着转向架框的上下位移,集电装置也上下位移。因此,为了不使集电装置超过允许范围地上下位移,必须增大轴弹簧的弹簧系数,乗客的乘坐体验恶化。
专利文献4的转向架中,由于仅在前后一对轴箱的一方安装集电装置,所以集电装置不受转向的影响。但由于簧下重量增加簧下振动变大,且该簧下振动集中于集电装置,所以产生柔化支持集电装置的橡胶的必要,橡胶的寿命变短。
如以上,现状是,无论转向架上的转向机构的有无,都难以兼顾降低第三轨方式的集电装置的振动和防止乗客的乘坐体验的恶化。
因此,本发明目的在于同时实现降低第三轨方式的集电装置的振动和防止乗客的乘坐体验的恶化。
解决问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一形态的铁道车辆用转向架具备:转向架框;分别容纳对第一车轴及第二车轴分别进行支持的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的第一轴箱及第二轴箱;与传递簧下振动的所述第一轴箱或设置在所述第一轴箱上的构件、和所述转向架框连接的支持装置;以及安装于所述支持装置的第三轨方式的集电装置。
根据所述结构,支持装置与第一轴箱(或设置于第一轴箱的构件)和转向架框连接,从而防止作为簧下质量的第二轴箱的振动直接传向支持装置。且支持装置与作为簧上质量的转向架框连接,从而也抑制伴随着第一轴箱的振动的支持装置的振动。因而,相比于支持装置与第一轴箱和第二轴箱连接的情况,能降低传递向集电装置的振动。
此外,由于支持装置不仅与转向架框,还与第一轴箱连接,从而抑制转向架框因弹簧的伸缩而上下位移时的集电装置的上下位移。因而,能减轻为了使集电装置相对于第三轨的上下位移不超过允许量而增大弹簧的弹簧系数的必要性,防止乗客的乘坐体验的恶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720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