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求出车列中后车和前车之间的动态的车辆间距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55186.2 | 申请日: | 201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90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尼克拉斯·布罗尔;托马斯·迪克曼;托马斯·沃尔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伯科欧洲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0 | 分类号: | G08G1/00;B60W30/165;G05D1/02;G08G1/16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李骥;车文 |
地址: | 比利时*** | 国省代码: | 比利时;B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车 前车 制动距离 传输距离 紧急制动 动态的 减速 传输 时间相关 信息传输 车列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求出在车列中的后车(FF)和前车(VF)之间的动态的车辆间距(Adyn)的方法,其中,在后车(FF)和前车(VF)之间能够无线地传达V2V信号(S1),该方法至少具有下列步骤:‑求出后车(FF)的当前的最大的后车减速(zMax_FF);‑求出用于将前车(VF)已导入紧急制动(N)的信息传输给后车(FF)的当前的传输时间;‑求出前车(VF)的当前的最大的前车减速(zMax_VF);以及‑由传输距离(s)和制动距离差(sB)求出动态的车辆间距(Adyn),其中,传输距离(s)说明了后车(FF)在由前车(VF)导入紧急制动(N)和由后车(FF)导入紧急制动(N)之间的所经过的距离,其中,传输距离(s)与当前的传输时间相关,以及其中,制动距离差(sB)说明了在由最大的前车减速(zMax_W)预定的前车制动距离(w_VF)和由最大的后车减速(zMax_FF)预定的后车制动距离(w_FF)之间的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求出车列中后车和前车之间的动态的车辆间距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由多辆前后相继行驶的车辆、优选商用车辆构成的车列或车队中,通常根据针对制动性能和信息的传输时间的常用的并且稳定地预调整的值来稳定地调整车辆间距。由此应当实现,在最坏场景下由前方车辆导入的紧急制动不会引起与紧随前车的后车的撞车事故。
在此,为前车假定一个常用的或者最低要求的最大的前车减速作为经稳定地调整的值,并且为后车假定一个常用的或者最差可能的或最低要求的最大的后车减速以及假定一个用于传达前车已经导入紧急制动的信息的常用的传输时间。由此应当能确保,车列中的车辆在这些条件下还能安全地制动。同时这样来选择车辆间距,使得能最小化燃耗以及优化道路负载。由此提高了安全性和效率。
但在此的缺陷是,没有考虑到在传输时间中的或相应的最大的车辆减速中的真实的变化。因此可能发现,实际的车辆间距没有被最佳地调整,因为例如最低要求的制动性能导致了基于实际的值可能是未被超过的车辆间距。因此虽然提高了安全性,但效率并没有提升到最佳。若稳定地预调整了制动性能的常用的值,以便提升效率,但前车实际上具有更好的制动性能,那么在紧急制动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撞车事故,这是因为车辆间距与前车的较为糟糕的制动性能或者必要时与后车的较好的制动性能相协作。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说明一种用于求出动态的车辆间距的方法,用该方法能以简单的方式求出一种既满足在可能的紧急制动下对安全性的要求又优化了燃耗和道路负载的车辆间距。此外本发明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执行所述方法的控制装置。
该技术问题通过一种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和一种按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装置解决。优选的扩展设计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说明。
因此按照本发明规定,根据当前的传输距离和制动距离差求出车列中后车和前车的动态的车辆间距。当前的传输距离在此被定义为是直至前车已导入了紧急制动的信息被后车接收到并且该后车紧接着同样导入了紧急制动时后车所经过的距离。制动距离差在前车和后车在紧急制动情况下分别以最大前车减速或最大后车减速制动时由在前车制动距离和后车制动距离之间的差形成。
为了确定动态的车辆间距,按照本发明,尤其求出当前的传输时间以及此外还求出前车的当前的最大前车减速和后车的当前的最大后车减速,以便为了计算动态的车辆间距而能有利地动用实际存在的值。
当前的传输时间在此说明的是用于在前车和后车之间传输信息实际所需的时间,也就是说在前车上发出例如已导入紧急制动这样的信息和在后车上接收该信息之间的时间。前车与后车以及后车与前车在此通过无线的数据通信或允许了V2V信号的无线交换的车对车通信(V2V)通信,以便能以简单的方式在车辆之间传达数据,所述数据尤其允许了对车列的监控和协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伯科欧洲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威伯科欧洲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551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