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树脂组合物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53037.2 | 申请日: | 2017-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17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礒川素朗;远藤结;佐藤纪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井-陶氏聚合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3C27/12 | 分类号: | C03C27/12;C08K5/544;C08L2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杨宏军;唐峥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 组合 及其 用途 | ||
1.夹层玻璃中间膜用树脂组合物,其是用于形成夹层玻璃中间膜的树脂组合物,
所述夹层玻璃中间膜用树脂组合物包含乙烯·不饱和羧酸系共聚物的离聚物(A)、和具有氨基的硅烷偶联剂(B),
将所述夹层玻璃中间膜用树脂组合物整体作为100质量%时,所述具有氨基的硅烷偶联剂(B)的含量为0.001质量%以上且5质量%以下,
构成所述乙烯·不饱和羧酸系共聚物的离聚物(A)的金属离子包含一价金属离子及多价金属离子,
所述乙烯·不饱和羧酸系共聚物的离聚物(A)中,所述多价金属离子相对于所述一价金属离子的摩尔比为0.1以上且0.35以下,
其中,利用下述方法1测得的雾度小于1.0%,
方法1:
得到由所述夹层玻璃中间膜用树脂组合物构成的120mm×75mm×0.4mm的膜;接着,将得到的所述膜用120mm×75mm×3.2mm的玻璃板夹持,利用真空层压机于140℃真空保持5分钟,并以0.1MPa的表压进行3分钟加压,得到夹层玻璃;接着,按照JIS K7136,使用雾度计对得到的所述夹层玻璃的雾度进行测定;
利用下述方法2测得的白浊部的长度为5mm以下,
方法2:
得到由所述夹层玻璃中间膜用树脂组合物构成的120mm×75mm×0.4mm的膜;接着,将得到的所述膜用120mm×75mm×3.2mm的玻璃板夹持,利用真空层压机于140℃真空保持5分钟,并以0.1MPa的表压进行3分钟加压,得到夹层玻璃;接着,将得到的所述夹层玻璃于90℃的热水中浸渍2小时;接着,在所述夹层玻璃的端部所产生的白浊部中,对与所述夹层玻璃的端面垂直的方向上的所述白浊部的长度进行测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层玻璃中间膜用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一价金属离子包含选自锂离子、钾离子、钠离子、银离子、汞离子及铜离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夹层玻璃中间膜用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多价金属离子包含选自钙离子、镁离子、锌离子、铝离子、钡离子、铍离子、锶离子、铜离子、镉离子、汞离子、锡离子、铅离子、铁离子、钴离子及镍离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夹层玻璃中间膜用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乙烯·不饱和羧酸系共聚物的离聚物(A)的中和度为5%以上且95%以下。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夹层玻璃中间膜用树脂组合物,其中,利用下述方法测得的与玻璃板的粘接强度为10N/15mm以上,
方法:
得到由所述夹层玻璃中间膜用树脂组合物构成的120mm×75mm×0.4mm的膜;接着,将得到的所述膜层叠于120mm×75mm×3.9mm的玻璃板的非锡面,利用真空层压机于140℃真空保持3分钟,并以0.1MPa的表压进行30分钟加压,使所述膜与所述玻璃板的非锡面粘接;接着,以100mm/分钟的拉伸速度将所述膜从所述玻璃板拉离,算出最大应力作为与玻璃板的粘接强度(N/15mm)。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夹层玻璃中间膜用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乙烯·不饱和羧酸系共聚物的离聚物(A)包含:乙烯·不饱和羧酸系共聚物的一价金属离子离聚物(A1);和乙烯·不饱和羧酸系共聚物的多价金属离子离聚物(A2)。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夹层玻璃中间膜用树脂组合物,其中,构成所述乙烯·不饱和羧酸系共聚物的离聚物(A)的不饱和羧酸包含选自丙烯酸及甲基丙烯酸中的至少一种。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夹层玻璃中间膜用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乙烯·不饱和羧酸系共聚物的离聚物(A)中,将构成所述乙烯·不饱和羧酸系共聚物的结构单元整体作为100质量%时,由不饱和羧酸衍生的结构单元为5质量%以上且35质量%以下。
9.夹层玻璃中间膜,其由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夹层玻璃中间膜用树脂组合物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井-陶氏聚合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井-陶氏聚合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5303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