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组分粘着剂组合物和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51385.6 | 申请日: | 201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20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1 |
发明(设计)人: | M·Y·格尔佛尔;谢芮;J·巴瑞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48 | 分类号: | C08G18/48;C08G18/76;C08G18/10;C09J17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坤瑞律师事务所 11494 | 代理人: | 封新琴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分 粘着 组合 制备 方法 | ||
公开一种溶剂类双组分粘着剂组合物。所述粘着剂组合物包含异氰酸酯组分和多元醇组分。所述异氰酸酯组分和多元醇组分中的一者或两者包含至少一种氧化丁烯类多元醇。所述至少一种氧化丁烯类多元醇可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群组:聚氧化丁烯多元醇、聚氧化丁烯‑氧化丙烯共聚物多元醇、聚氧化丁烯‑聚氧化乙烯共聚物多元醇和其两者或多于两者的组合。还公开一种用于形成层状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形成粘着剂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至少一种多元醇,所述至少一种多元醇包含至少一种氧化丁烯类多元醇;将一层所述粘着剂组合物涂覆到膜的表面;使所述层与另一膜的表面接触以形成层状物;和固化所述粘着剂组合物。还公开一种由此方法形成的层状物。
本申请主张2016年7月11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2/360,686号的权益。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粘着剂组合物。更明确而言,本公开涉及供与层压膜一起使用的双组分粘着剂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具有改进的耐化学性和耐热性以及水解稳定性;和制备所述组合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粘着剂组合物适用于各种目的。举例来说,粘着剂组合物用于将衬底,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酯、聚酰胺、金属、纸或塞璐芬(cellophane)粘结在一起以形成复合膜,即层状物。粘着剂在不同的层压最终用途应用中的用途为一般已知的。举例来说,粘着剂可用于制造用于封装行业,尤其用于食品封装的膜/膜和膜/箔层状物。用于层压应用中的粘着剂或“层压粘着剂”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别:溶剂类、水类和无溶剂。粘着剂的性能视类别和涂覆粘着剂的应用而改变。
在溶剂类层压粘着剂的类别内,存在诸多种类。一种特定种类包括双组分聚氨基甲酸酯类层压粘着剂。通常,双组分聚氨基甲酸酯类层压粘着剂包括第一组分,所述第一组分包含异氰酸酯和/或聚氨基甲酸酯预聚物;和第二组分,所述第二组分包含一种或多种多元醇。聚氨基甲酸酯预聚物可由聚异氰酸酯与聚醚多元醇和/或聚酯多元醇的反应获得。第二组分为聚醚多元醇和/或聚酯多元醇。各组分可任选地包括一种或多种添加剂。此类系统中所常用的溶剂包括甲基乙基酮、乙酸乙酯、甲苯和其类似物,其皆必须为无湿气的以防止聚氨基甲酸酯的异氰酸酯基过早反应。
两种组分以预定比率合并,借此形成粘着剂组合物。随后将溶剂中所携载的粘着剂组合物涂覆于膜/箔衬底上。溶剂从所涂覆的粘着剂组合物蒸发。随后使另一膜/箔衬底与另一衬底接触,形成可固化层状结构。层状结构随后经固化以将两个衬底粘结在一起。溶剂类层压粘着剂归因于干燥但尚未固化的粘着剂组合物的高粘度而倾向于呈现良好的早期粘结强度,在所属领域中称为“湿强度”。
针对溶剂类粘着剂的关键考虑包括耐化学性和耐热性以和水解稳定性。当粘着剂用于食品封装(例如热填充和杀菌釜应用)中时,这些考虑为尤其重要的。常规聚醚和/或聚酯类聚氨基甲酸酯粘着剂由于聚醚和聚酯主链的固有缺陷而在这些应用中呈现较不期望性能。尽管聚醚键与聚酯键相比对湿气更具耐受性,但聚醚多元醇通常具有弱的耐化学性和耐热性。另一方面,尽管聚酯多元醇展现较大耐化学性和耐热性,但其通常具有弱的耐水解性,尤其在高温下。
因此,具有改进的耐化学性和耐热性以及水解稳定性的双组分聚氨基甲酸酯类层压粘着剂组合物和其制备方法为所期望的。
发明内容
公开一种溶剂类双组分粘着剂组合物。粘着剂组合物包含异氰酸酯组分,所述异氰酸酯组分包含至少一种异氰酸酯。所述至少一种异氰酸酯可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群组:异氰酸酯预聚物、异氰酸酯单体、聚异氰酸酯(例如,二聚体、三聚体等)和其两者或多于两者的组合。
粘着剂组合物进一步包含多元醇组分,所述多元醇组分包含至少一种氧化丁烯类多元醇。所述至少一种氧化丁烯类多元醇可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群组:聚氧化丁烯多元醇、聚氧化丁烯-氧化丙烯共聚物多元醇、聚氧化丁烯-聚氧化乙烯共聚物多元醇和其两者或多于两者的组合。包括至少一种氧化丁烯类多元醇相对于现有双组分粘着剂组合物改进所公开的粘着剂组合物的耐化学性和耐热性以及水解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513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氨酯泡沫和包含其的聚氨酯复合材料
- 下一篇:具有耐高温性的聚氨酯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