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土组合物及混凝土固化物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37701.4 | 申请日: | 2017-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117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森田笃史;玉木伸二;山崎未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竹本油脂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18/08;C04B18/14;C04B24/26;C04B24/32;C08F220/06;C08F222/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和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9 | 代理人: | 余文娟 |
地址: | 日本国爱***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组合 固化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凝土组合物及使该混凝土组合物固化而得的混凝土固化物,该混凝土组合物的流动性高且抗材料分离性高,抗材料分离性抑制骨料等材料的分离、黑色微粉的分离。本发明的混凝土组合物,由粘合材料、水、细骨料、粗骨料及掺合剂构成,其中,水/粘合材料比为30~70质量%,坍落流动度值为35~80cm,于粘合材料中以20质量%以上的比例含有波特兰水泥,且相对于粘合材料100质量份,以0.05~0.5质量份的比例含有由特定的3种成分或4种成分组合而得的掺合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组合物及混凝土固化物,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流动性较高且抗材料分离性得到了改善的混凝土组合物及由该混凝土组合物获得的表面美观得到了改善的混凝土固化物。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实现作业性的提高或省力化,如中流动混凝土组合物(坍落流动度值为35~50cm)或高流动混凝土组合物(坍落流动度值超过50cm)的流动性较高的混凝土组合物的使用事例正在增加。作为一例,可列举隧道的衬砌施工,于作业性较差的狭小空间中进行浇注时,藉由使用流动性较高的混凝土组合物,从而因其较高的填充性而实现作业性的提高或压实的省力化。
然而,此种流动性较高的混凝土组合物变得容易产生骨料等材料的分离。材料的分离成为此种混凝土组合物的泵送性降低或品质降低的原因,进而因材料中所包含的黑色微粉的浮扬,从而成为会损害所获得的混凝土固化物的表面美观的原因。
以往,为了改善如上述的材料分离,而提出对混凝土组合物添加如石灰石微粉末这类的微粉末(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或者添加粉末状的如纤维素或多糖类的增粘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及3)。
然而,于如专利文献1的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另外需要储料仓等,而且,多数情况下于其等中大量地存在黑色微粉。而且,于如专利文献2或3的现有技术中存在另外需要计量等问题。亦提出将增粘剂与减水剂等一液化而进行添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但关于如专利文献4的与减水剂的组合,存在无法抑制因黑色微粉的浮扬而产生发黑的问题。
近年来,为了实现工业副产物的有效应用,并且实现混凝土组合物的性能提高,例如单位水量的减少、巨积混凝土(mass concrete)中的水合热的抑制或水密性的提高、对硫酸盐或海水的化学抵抗性的提高等,而使用飞灰或高炉渣微粉末等的事例逐渐增加。然而,尤其是于使煤燃烧时的副产物即飞灰中残存有大量未燃碳,于混凝土用飞灰的JIS标准(JIS A6021)中,将成为未燃碳量的标准的灼烧减量管理为8.0%以下。未燃碳于流动性相对较高的混凝土组合物中浮扬至其表面,而于所获得的混凝土固化物中容易产生发黑。
以往,提出为了防止所获得的混凝土固化物的发黑,而对混凝土组合物添加如胺化合物或烯烃-马来酸共聚物的发黑抑制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5及6)。
然而,若如专利文献5或6般仅使用发黑抑制剂,则存在如下问题:于流动性较高的混凝土组合物的情形时,不仅无法充分地防止于所获得的混凝土固化物中产生发黑,而且混凝土组合物会分离。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2984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4-13904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5-9053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9-71447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5-132347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4-17565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组合物及使该混凝土组合物固化而得的混凝土固化物,该混凝土组合物的流动性高,且抑制骨料等材料的分离或黑色微粉的分离的抗材料分离性高。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竹本油脂株式会社,未经竹本油脂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377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