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柴油发电机组尾气颗粒捕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64249.2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404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万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犇鑫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035 | 分类号: | F01N3/035;F01N3/023;F01N3/027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高之波;莫莉萍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滤芯 尾气颗粒捕集器 柴油发电机组 颗粒物 进气口 进气扩张管 温度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 第二壳体 第一壳体 加热装置 净化处理 市场推广 完全燃烧 尾气净化 排气口 收缩管 体积小 易加工 发电机组 减小 吸附 催化剂 排气 尾气 再生 占据 节约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柴油发电机组尾气颗粒捕集器,包括进气口、进气扩张管、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排气收缩管、排气口、加热装置、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滤芯。本实用新型可以将CO、HC、NOX和颗粒物同时净化处理,尾气中的颗粒被吸附在滤芯上,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颗粒物会完全燃烧。依靠提高气体温度实现滤芯的再生,使本实用新型只需要使用一个滤芯,节约成本,减小产品体积。同时保证了尾气净化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加工,成品体积小,使用时不额外占据发电机组的空间,成本低,易于市场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柴油发电机尾气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柴油发电机组尾气颗粒捕集器。
背景技术
当前很多地方使用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或者供应电源,柴油发电机组排出的尾气主要是CO、HC、NOX和颗粒物等。随着人们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柴油发电机组排放尾气的污染问题越来越重视。然而,目前应用的柴油发电机组尾气处理方式主要是采用水浴除尘、高空排放的方法。这种方法只能去除部分颗粒物和降低黑度,对于尾气中的CO、HC、NOX没有办法去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柴油发电机组尾气颗粒捕集器,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柴油发电机组尾气颗粒捕集器,包括进气口、进气扩张管、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排气收缩管、排气口、加热装置、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滤芯,进气口、进气扩张管、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排气收缩管和排气口依次连接,加热装置、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安装在第一壳体内,滤芯安装在第二壳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将CO、HC、NOX和颗粒物同时净化处理,节省柴油发电机组尾气的处理步骤。尾气中的颗粒物被吸附在滤芯上,在高温条件下催化剂的作用下,颗粒物会燃烧而完全氧化。依靠提高气体温度实现滤芯的再生,使本实用新型只需要使用一个滤芯,节约成本,减小产品体积。加热装置可以提高气体温度,温度传感器可以监测气体温度,保证气体在到达滤芯时达到反应温度,可以顺利进行催化反应。压力传感器可以监测本实用新型的背压,通过控制器控制滤芯的再生过程。同时保证了尾气净化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加工,成品体积小,使用时不额外占据发电机组的空间,成本低,易于市场推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进气口与进气扩张管一体成型,进气扩张管与第一壳体固定连接,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固定连接,第二壳体与排气收缩管固定连接,排气收缩管与排气口一体成型。进气口与进气扩张管一体成型,可以柴油发电机组排出的尾气保持温度,避免热量散失。当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内的加热装置、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滤芯出现问题,不能正常工作时,可以方便拆开,对损坏部件进行更换,再重新组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加热装置、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通过控制器可以了解并控制气体的温度、监测背压、控制滤芯的再生过程,保证本实用新型的净化效果及延长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滤芯的结构从内到外依次是堇青石蜂窝陶瓷载体、氧化铝层和催化剂层。堇青石蜂窝陶瓷载体是一种壁流式蜂窝陶瓷载体,主要成分是2MgO·2Al2O3·5SiO2,造价低廉,耐高温,机械强度高,过滤效率可达90%以上。氧化铝层可以增加堇青石蜂窝陶瓷载体的比表面积,使其吸附更多的催化剂,提高净化效果。催化剂层是含有铂、钯、铑等贵金属催化剂,催化剂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铂、钯主要对CO、HC起催化氧化作用,将CO、HC氧化为CO2、H2O,铑主要对NOx起催化还原作用,将NOX还原为N2和O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进气口和进气扩张管内壁覆盖有保温层。保温层可以尽可能保证柴油发电机组排出的尾气保持较高温度,可以减少加热装置的能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犇鑫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犇鑫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642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