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铁路轨道拆扣套件及其扣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19631.1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46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国;向太学;米丰收;陈万琪;李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广州工务大修段 |
主分类号: | E01B29/16 | 分类号: | E01B29/16;E01B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陈进芳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轨道 扣合端 扣轨 拨动端 扣压 铁路轨枕螺栓 本实用新型 扣套 推动连接 换轨 省时 施力 凸设 凸伸 省力 脱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扣轨器,其包括连接本体及凸设于该连接本体两侧的扣合端、拨动端,且所述拨动端与所述扣合端向相反方向凸伸,连接本体用于连接至铁路轨枕螺栓,所述扣合端用于扣压所述铁路轨道,当需要解除扣轨器对铁路轨道的扣压而进行换轨时,藉由施力于拨动端即可推动连接本体围绕铁路轨枕螺栓旋转,并最终使扣合端脱离铁路轨道,由此解除所述扣合端对所述铁路轨道的扣压,操作快速简便、省时省力、效率高。对应地,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具有该扣轨器的铁路轨道拆扣套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轨道更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铁路轨道拆扣套件及其扣轨器。
背景技术
铁路轨道换轨时,在卸轨前必须将旧轨扣件拆除,但拆除全部扣件后又会导致旧轨移位,进而可能导致换轨列车侧翻,不利于换轨列车的施工。因此,为保证换轨列车可以安全通过,常规做法是将封锁点上固定旧轨的大部分扣件拆除,并通过每隔一定数量的枕木保留一组扣件的标准,将保留的扣件设置于施工安全道旧轨上,从而将旧轨紧固于轨枕上以保证旧轨有效地定位,从而保证换轨列车的通行安全。
同时,在换轨列车的换轨车到来之前,需及时拆除保留的扣件以解除对旧轨的扣压功能,从而使换轨车能够将旧轨卸至碴肩或道心,并将新轨逐渐地卸于承轨槽中,以保证换轨作业的连续进行。现有换轨作业过程中,拆除上述保留的扣件是由人工进行的,这一方面费时费力、效率低,另一方面由于换轨车与其前方的工程车之间的间距有限,操作人员必须在换轨车到来之前及时拆除扣件并撤离轨道,否则将会产生安全隐患。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对铁路轨道进行固定并能快速解除其对轨道扣压的扣轨器及铁路轨道拆扣套件,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对铁路轨道进行固定并能快速解除其对轨道扣压的扣轨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对铁路轨道进行固定,并能利用换轨列车的行驶动力及时解除对轨道的扣压的铁路轨道拆扣套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扣轨器,其用于固定铁路轨道,所述扣轨器包括连接本体及凸设于该连接本体两侧的扣合端、拨动端,且所述拨动端与所述扣合端向相反方向凸伸,连接本体用于连接至铁路轨枕螺栓,所述扣合端用于扣压所述铁路轨道,藉由操作所述拨动端可解除所述扣合端对所述铁路轨道的扣压。
较佳地,所述扣合端具有一扣压面,所述扣压面与所述连接本体的底面具有一定间距。
较佳地,所述扣压面相对于所述连接本体的底面倾斜设置。
较佳地,所述拨动端包括呈夹角设置的连接部及拨动部,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连接本体,且所述拨动部与所述连接本体的顶面具有一定间距。
较佳地,所述拨动部与所述连接本体的顶面相平行。
较佳地,所述连接本体上开设有贯穿其顶面及底面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用于和所述铁路轨枕螺栓相连接。
较佳地,所述连接孔为螺纹孔。
对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铁路轨道拆扣套件,其包括扣轨器及拨扣机构,扣轨器如上所述,拨扣机构包括可卡设于铁路轨道上方的拨扣件,所述拨扣件具有对称设置地两拨动臂,且两所述拨动臂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铁路轨道的宽度,所述拨扣件沿所述铁路轨道移动时,所述拨动臂可推动固定于所述铁路轨道两侧的所述扣轨器的拨动端,以使所述扣轨器旋转而解除其扣合端对所述铁路轨道的扣压。
较佳地,所述拨扣件还包括一横梁,两所述拨动臂相对称地设于所述横梁的两端。
较佳地,所述拨扣机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拨扣件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可拆卸地连接至动力设备,藉由动力设备带动所述拨扣件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广州工务大修段,未经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广州工务大修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196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