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音效外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88672.X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20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奉坪;张翔森;李文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律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H04R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石佩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音结构 智能型装置 外接装置 音效 容置部 本实用新型 出音孔 收音孔 误判 出口 噪音 隔离 容纳 通话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音效外接装置,连接于智能型装置。音效外接装置包含容置部、第一导音结构及第二导音结构。容置部用于容纳智能型装置。第一导音结构的第一入口朝向第一方向,第一导音结构的第一出口对应智能型装置的收音孔设置。第二导音结构与第一导音结构彼此隔离。第二导音结构的第二入口对应智能型装置的出音孔设置,第二导音结构的第二出口朝向第二方向,且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存在夹角。由此可避免用户的声音信号被误判成噪音,进而提升通话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接装置,且特别涉及一种音效外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及时代的进步,诸如智能型手机或是平板计算机等智能型装置已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能提供用户较佳的通话质量,智能型装置上一般会设置有多个麦克风。以一智能型手机为例,其可包含四个麦克风,而这些麦克风可分别配置于上方机面(例如前置镜头旁)、上方机背(例如后置镜头旁)及机身底部(例如充电孔的两侧)。这些麦克风的功能主要用来收音,而所收到的声音信号可通过智能型手机内的算法来实现主动降噪功能(例如,排除环境声音),以让智能型手机在使用者通话时更加清晰准确地传递声音信号。
当用户在进行视频通话或是以扩音模式通话时,前述智能型手机即会运用上方机面的麦克风及机身底部的两个麦克风来分别进行收音与降噪。当机身底部的两个麦克风收到声音时,前述智能型手机将进行演算分析,以判断所收到的声音是否为智能型手机的扬声器所发出的声音。若所收到的声音为扬声器所发出的声音信号(即,通话对象所发出的声音信号)或是环境音,则智能型手机即不将此声音信号发送给通话对象,借以避免产生回声效应并提升通话质量。
然而,若进行视频通话(或以扩音模式通话)的双方如果同时发出频率和音量相近的声音,则智能型手机内部的算法可能会将用户的声音误判为扬声器发出的声音或者环境音(即,噪音),进而进行前述降噪。在此情况下,用户的声音信号即可能因被判断成噪音而被消除,从而令声音信号无法被送出,使得通话对象无法收到完整通话内容。
因此,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如何提供一种可避免用户的声音信号被误判为噪音的机制,实为一项重要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音效外接装置,其可外接于智能型装置,并通过彼此隔离的第一导音结构及第二导音结构将智能型装置的出音方向导引至不易被收音孔接收的方向,进而避免智能型装置的收音孔接收来自出音孔的声音信号。由此可避免用户的声音信号被误判成噪音,进而提升通话质量。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音效外接装置,连接于智能型装置,其中智能型装置包含收音孔、若干个出音孔及外轮廓面,且收音孔及前述若干个出音孔皆设置于外轮廓面。音效外接装置包含容置部、第一导音结构及第二导音结构。容置部用于容纳智能型装置。第一导音结构具有第一入口及第一出口,其中第一入口朝向第一方向,第一出口对应收音孔设置。第二导音结构与第一导音结构彼此隔离并具有第二入口及第二出口,其中第二入口对应前述若干个出音孔设置,第二出口朝向第二方向,且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存在夹角。由此可避免智能型装置的收音孔接收来自出音孔的声音信号,进而避免用户的声音信号被误判成扬声器发出的声音而进行消音,以改善通话质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音效外接装置具有内轮廓面、顶面及底侧面,第一入口设置于音效外接装置的顶面,第一出口及第二入口设置于音效外接装置的内轮廓面,第二出口设置于音效外接装置的底侧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音效外接装置还包含弹性垫片,贴附于音效外接装置的内轮廓面并具有多个孔洞,其中前述孔洞的位置对应于收音孔及前述出音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律电子(深圳)有限公司,未经美律电子(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886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