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芯轴、具有它的衬套以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04783.5 | 申请日: | 201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28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王耀明;彭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7/00 | 分类号: | B60G7/00;F16F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10002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芯轴 具有 衬套 以及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芯轴具有它的衬套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传统的衬套在与车身上的部件连接时,衬套的两个端面与连接部件的接触面积较小,这样衬套容易在与车身上的部件相对运动的同时发生晃动,并反复与车身上的部件碰撞或剧烈摩擦,产生异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有效降低行车异响的芯轴。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芯轴的衬套以及具有它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芯轴,所述芯轴为环形柱体,所述芯轴具有沿环形柱体的轴向延伸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贯通所述芯轴的两端,所述安装孔的至少一端形成有扩张段。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芯轴,避免了芯轴与周围部件相对运动时晃动,消除了行车过程中芯轴与周围部件碰撞或者剧烈摩擦产生的异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孔的两端均形成有所述扩张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扩张段为扩张口,所述扩张口的直径沿所述轴向方向上自内向外逐渐增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芯轴的至少一端的端面设有摩擦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摩擦件与所述芯轴一体形成,所述摩擦件为分布在所述芯轴的端面上的滚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滚齿的个数为多个,每个所述滚齿沿所述芯轴的径向延伸且多个所述滚齿沿所述芯轴的周向均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孔内形成有球面配合段,所述球面配合段为球形的一部分,所述球面配合段自中心向两端逐渐收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芯轴的横截面为圆环形,所述芯轴的安装孔的形状与所述芯轴的外壁的形状相一致。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衬套包括芯轴、弹性件以及外套体,所述弹性件外套在所述芯轴的外壁上且与所述芯轴固定连接,所述外套体外套在所述弹性件上且与所述弹性件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减震器、悬架以及衬套,所述衬套的外套体与所述减震器固定连接,所述衬套的安装孔通过枢轴与所述悬架枢转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芯轴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芯轴的侧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衬套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芯轴100,弹性件200,外套体300,安装孔10,扩张段11,球面配合段12,摩擦件20,滚齿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至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芯轴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芯轴100,芯轴100为环形柱体,芯轴100具有沿环形柱体的轴向延伸的安装孔10,安装孔10贯通芯轴100的两端,安装孔10的至少一端形成有扩张段11。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芯轴100,扩张段11的设置使芯轴100的至少一个端面的横截面积增大,增大了芯轴100的端面和与其连接的零件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增大了芯轴100的端面相对于与其连接的零件相对运动时发生晃动所需要的阻力。由此,消除了行车过程中芯轴100与周围部件(图中未示出)反复撞击或剧烈摩擦所带来的异响。
如图1所示,安装孔10的两端均形成有扩张段11。这样,增大了芯轴100的两个端面的横截面积,进而增大了芯轴100的两个端面与周围部件的接触面积,使芯轴100与周围部件的连接更牢靠,提高了芯轴100的稳定性。
具体地,扩张段11可以是扩张口,扩张口的直径沿轴向方向上自内向外逐渐增大。具体地,当芯轴100两端都设有扩张口时,芯轴100中心定义为内,两端定义为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047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动车自牵引轮毂盘
- 下一篇:拖曳臂支架以及拖曳臂总成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