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船舶分段制造的焊接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87760.6 | 申请日: | 2017-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248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孙腾;林送武;何林;张家蒲;黄海波;潘宇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钦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B23K37/02;B25J5/00;B25J11/00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5107 | 代理人: | 廖世传 |
地址: | 535011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船舶 分段 制造 焊接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焊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船舶分段制造的焊接机器人。
背景技术
焊接是船舶分段制造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决定船体质量的关键因素。根据相关资料,在分段制造中,焊接工作量占据了船分段建造总工程量的30%到40%,焊接成本占据船体建造总成本的30%到50%。如果焊接存在着缺陷,就有可能造成结构撕裂,渗漏,甚至引起船舶沉没。据有关人员对船舶脆断事故调查表明,40%脆断事故是从焊缝缺陷处开始的。在国际轮船和军用船舶中,船舶的焊接质量尤为重要,在对船舶进行检验的过程中,对焊缝的检验尤为重要,因此,应及早发现缺陷,把焊接缺陷消灭,焊缝问题解决,以确保航行安全,提高船舶质量。
目前,在船舶分段制造,尤其是舱室焊接中,还是完全依靠人工完成相应工作。由于人工焊接的不稳定性,容易出现漏焊和误焊的情况,易造成焊接误差,无法达到精确焊接的标准,并且人工方式焊接工作效率极为低下,无法实现批量和连续焊接,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船舶分段制造的焊接机器人,本装置采用麦克纳姆轮和超声波探测仪,可快速自动对船体内腔各个位置进行焊接,改变人工焊接的缺陷,工作效率高,可精确定位焊接、且焊接质量好,适用于船舶制造业。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
用于船舶分段制造的焊接机器人,包括呈圆柱状的底盘,设于底盘上的行走机构和机械手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设于底盘底部圆周的环形电磁铁、设于底盘四周下方的麦克纳姆轮、设于底盘下方的超声波探测仪,所述电磁铁连接有电源、且通过改变电流的大小可改变其磁力,所述麦克纳姆轮均通过联轴器分别连接有独立控制的行走伺服电机,四个行走伺服电机均安装在底盘上,所述超声波探测仪是集成距离和方位的传感器、主要用于探测焊缝;所述机械手机构包括设于底盘上方的转盘,所述转盘上方设有第一机械臂,该第一机械臂的顶端铰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通过输出轴连接第二机械臂,所述第二机械臂的顶端铰接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电机通过输出轴连接第三机械臂,所述第三机械臂的顶端与第三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三伺服电机上设有焊枪,所述焊枪与焊丝连接,所述焊丝端部与固定于底盘上的送丝装置连接;所述超声波探测仪、行走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电机、第三伺服电机、焊枪、送丝装置均与智能控制系统连接。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为了防止焊丝在焊接的过程中断裂,保证焊接工作的顺利进行,所述焊丝套设于柔性送丝管内后、再与焊枪和送丝装置连接。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为了使焊接装置行进时过滤行走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电机、第三伺服电机的振动,保证底盘稳固在船舶钢板上,所述底盘上设有一减振牵引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1、焊接机器人设置可通电改变磁力大小的电磁铁,吸附力强,结合麦克纳姆轮、超声波探测仪和机械手机构,可快速自动对船舶钢板任何位置的焊接处进行焊接,改变人工焊接的缺陷,工作效率高,可定位精确焊接、且焊接质量好,适用于船舶制造业。
2、焊丝套设于柔性送丝管内再与焊枪、送丝机构连接,防止焊丝在焊接的过程中断裂,保证焊接工作的顺利进行。
3、底盘上设有一减振牵引模块,使焊接装置行进时过滤行走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电机、第三伺服电机的振动,保证底盘稳固在船舶钢板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标号:1、底盘,2、环形电磁铁,3、麦克纳姆轮,4、超声探测仪,5、行走伺服电机,6、转盘,7、第一机械臂,8、第一伺服电机,9、第二机械臂,10、第二伺服电机,11、第三机械臂,12、第三伺服电机,13、焊枪,14、焊丝,15、送丝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钦州学院,未经钦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877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