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刷电机选换挡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53975.6 | 申请日: | 201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265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赵园利;金昆;喻泽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通宇新源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5/20 | 分类号: | B60L1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57 | 代理人: | 黄云铎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换挡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有刷电机的选换挡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新能源汽车中,电控系统主要由电机控制器、电池管理系统以及整车控制器三大单元组成。三大电控单元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车辆的稳定和可靠,其中整车控制器负责整车控制策略的实现,以及部分安全保护策略的运行,需要较高的可靠性。电机控制器用于对电机进行输出控制。
在对电机进行控制时,变速控制或者换挡控制是电机控制的关键环节,现有的电机控制用一个可变的工作周期脉冲宽度调制控制信号激励电动机,产生一个目标电流施加于该电机。在变速操作期间连续调节控制信号,得到新的工作周期等于旧的工作周期加上测量的电流与期望的电流之间的差值再加上该差值的变化率,以将该差值降至零。所述目标电流产生一个作用于所述变换的预定的加载力,通过增大目标电流,以响应于电动机转动至起动拉到空挡操作的检测。
但是,现有的电机控制器主要是通过电流反馈的形式来进行的控制信号调整,这种电流反馈的形式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而且,现有的电机控制器中并没有对换挡进行锁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有刷电机的选换挡控制装置,其在 选换挡过程中能够及时地、准确地进行挡位的调整,并且通过采用互锁卡槽对挡位进行了锁定。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有刷电机选换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刷电机选换挡控制装置包括:电动换挡执行机构和选挡控制器,所述选挡控制器用于对所述电动换挡执行机构进行驱动控制,所述电动换挡执行机构包括换挡电机、选挡电机、换挡位置传感器、选挡位置传感器、拨叉和定位互锁卡槽,
所述换挡位置传感器和所述选挡位置传感器安装在电动换挡执行机构上,在不同方向上测定所述拨叉的位置;
所述换挡电机基于所述换挡位置传感器测得的位置信息在所述选挡控制器的控制下对所述拨叉在第一个方向进行驱动;
所述选挡电机基于所述选挡位置传感器测得的位置信息在所述选挡控制器的控制下对所述拨叉在第二个方向进行驱动;
所述定位互锁卡槽通过其极限位置对所述拨叉进行限位;
所述拨叉与变速箱传动连接,驱动变速箱进换挡。
在一种优选实现方式中,所述选挡位置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拨叉侧部,所述换挡位置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拨叉端部。
在另一种优选实现方式中,所述换挡控制器采用自动变速控制单元TCU。
在另一种优选实现方式中,所述换挡控制器通过ADC检测所述选挡位置传感器和所述换挡位置传感器的电压信号。
在另一种优选实现方式中,所述选挡位置传感器和所述换挡位置传感器测定当前拨叉位置是否与目标位置的距离小于1/4全程,并且当距离小于1/4全程。
在另一种优选实现方式中,所述换挡位置传感器和所述选挡位置传感器在彼此垂直的两个方向上测定所述拨叉的位置。定位互锁卡槽,
定位互锁卡槽具有至少两个凹槽和凹槽之间的连接段,两个凹槽用于限定拨叉,连接段。换挡电机和选挡电机与拨叉传动连接。定位互锁卡槽的位置与拨叉匹配,并且二者之间可以相对活动。
本实用新型的选换挡控制装置,能够及时准确地进行换挡调整,避免出现换挡卡顿、换错挡等情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选换挡控制装置的整体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换挡执行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有刷电机选换挡控制装置包括:电动换挡执行机构1和选挡控制器2,电动换挡执行机构包括换挡电机11、选挡电机12、换挡位置传感器13、选挡位置传感器14、拨叉15和定位互锁卡槽16。
如图2所示,拨叉15与电机的变速箱传动连接,用于驱动变速箱进行换挡,换挡电机11和选挡电机12分别与拨叉相连15。拨叉15在选换挡电机的带动下进行挡位选择,在换挡电机的驱动下进行换挡。
定位互锁卡槽上的两端分别具有两个极限位置,在选换挡时,当拨叉运动到两端的极限位置时,就会被阻挡下来,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超出选挡有效位置,当拨叉运动到两个限位槽之间时,由于受到机械装置的阻挡此时是无法进行换挡的,这样就避免了同时换两个挡的情况。
虽然上面结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示意性实现 方式的解释,并非对本发明包含范围的限定。实施例中的细节并不构成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任何基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等效变换、简单替换等显而易见的改变,均落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通宇新源动力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理工通宇新源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539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