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轮对大齿轮退卸机及其上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48163.0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2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胡启;陈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联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 | 分类号: | B23P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海淀区高***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对 齿轮 退卸机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对拆卸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轮对大齿轮退卸机的上料装置,以及具有该上料装置的轮对大齿轮退卸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动车轮对大齿轮的退卸,都是在轮对压装分解机上安装专用退卸压头来实现的,国内还没有开发针对大齿轮退卸的专用机床。
而且,退卸大齿轮的工艺流程具有很多缺陷,例如,接送料辅助准备时间长,并且同时需要多个操作工人协调配合,才能实现大齿轮的退卸;又如,带有大齿轮的车轴一半重心偏往一边,这样在输送移动的过程中存在倾翻、掉落的安全隐患;再如,在退卸前需要工人手动操作高压注油系统,注油退卸,增加了人工成本。以及还有整个退卸过程效率低、易拉伤车轴等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轮对大齿轮退卸机的上料装置,该轮对大齿轮退卸机退卸轮对上的大齿轮的退卸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轮对大齿轮退卸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轮对大齿轮退卸机的上料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设置有转动部且在上料位置和卸料位置之间可转动;轮对臂,所述轮对臂为多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的相反的两个侧壁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轮对大齿轮退卸机的上料装置,可以简化上料和卸料过程,可以提高轮对大齿轮退卸机的工作效率,可以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可以节省人力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主体的截面为矩形,所述主体的两个相反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间隔开且匹配的所述轮对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每个所述轮对臂包括:托臂,所述托臂上设置有托槽;夹持爪,所述夹持爪铰接在所述托臂上且与所述托槽相对以夹持所述轮对的轮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托臂上布置有驱动所述夹持爪的驱动油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托槽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垫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轮对臂相对所述主体可横向和/或竖向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主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竖向导轨,所述主体上设置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设置在所述竖向导轨上,所述移动块上设置有横向导轨,所述轮对臂设置在所述横向导轨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主体的内部为中空结构且设置有驱动所述移动块的升降油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上料位置和所述卸料位置之间的夹角为18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轮对大齿轮退卸机,包括:底架;机架,所述机架固定在所述底架上;所述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设置在所述底架上;输送车,所述输送车设置在所述底架上且在所述上料装置的卸料位置和所述机架之间可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轮对大齿轮退卸机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底架上;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固定套设在所述驱动电机上;回转支承,所述回转支承固定在所述上料装置上且与所述驱动齿轮配合,所述回转支承构成所述转动部。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分别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轮对大齿轮退卸机的不同位置的侧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轮对大齿轮退卸机的俯视图;
图4和图5分别是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退卸插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退卸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退卸套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轮对大齿轮退卸机1000;
机架100;
左油缸200;左油缸的活塞杆210;右油缸300;右油缸的活塞杆310;
退卸装置400;退卸套410;退卸插片420;箱体430;第一侧板431;驱动件440;挡块450;
底架500;驱动电机510;驱动齿轮520;回转支承530;
上料装置600;主体610;轮对臂620;托臂621;托槽622;夹持爪623;驱动油缸624;垫块625;竖向导轨626;移动块627;横向导轨628;升降油缸629;
输送车700;支撑件710;
上料位置a1;卸料位置a2;
轮对2000;轮轴20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联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联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481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立式装缸机
- 下一篇:一种浮动连接装置和压装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