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球状关节及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46011.7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43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恽为民;王小飞;庞作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未来伙伴机器人有限公司;未来伙伴机器人(常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7/02 | 分类号: | B25J17/02;B25J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林波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球状 关节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球状关节及应用该球状关节的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机器人的研究越来越广泛,智能机器人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机器人通过模拟人类的生理结构实现人类的运动,其中,有很多关节,例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肘关节、腕关节等,在机器人运动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球头关节得到广泛应用。球座内设置有球窝孔,球头位于球窝孔内并可相对于包覆该球头的球座转动,然而现有球窝结构普遍没有锁紧装置,当需要增加负重的时候,存在无法定位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球状关节,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球窝结构无法定位锁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
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球状关节,包括与至少一个球头相适配的锁紧装置,用于锁紧所述球头,并限制被锁紧的所述球头的至少一个轴向自由度。
其中,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夹紧部件,其具有两个相对的内侧面,用于压抵所述球头的外侧。
其中,还包括调距装置,其位于所述夹紧部件的下部,用于调节所述夹紧部件的两个相对内侧面之间的距离。进而可适应不同大小的球头。
其中,所述夹紧部件为间隔设置的一对卡爪,两个所述卡爪的上部内侧面形成与所述球头的球面相匹配的弧形面,并适于接收所述球头。
其中,所述调距装置包括螺栓和与所述螺栓配合的螺母,所述螺母嵌入一个所述卡爪的下部,所述螺栓穿过另一个所述卡爪与所述螺母相对的通孔中,并与所述螺母连接,通过旋转所述螺栓可调节两个所述卡爪的内侧面之间的距离。
其中,所述弧形面的内侧覆设有弹性胶层。
其中,所述夹紧部件为相互铰接的一对卡爪,两个所述卡爪相对的内侧面配合形成一个U形嵌口,用于容置所述球头。
其中,所述调距装置包括螺纹拉杆和与所述螺纹拉杆配合的螺帽,所述螺纹拉杆穿设于两个所述卡爪的下部,通过旋转所述螺帽可调节所述U形嵌口的大小。
其中,所述螺纹拉杆靠近所述U形嵌口的一侧设置有压簧,所述压簧连接两个所述卡爪。
一种机器人,包括多个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球状关节。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球状关节,通过设置与球头相适配的锁紧装置,用于锁紧球头,并限制球头的至少一个轴向自由度,使得球头能够自由旋转,当需要增加负重的时候,也能够定位锁紧,结构简单,稳定性高,保证了运动精度。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机器人,因使用了上述球状关节,也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高的特点,保证了运动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球状关节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球状关节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连接件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A-A向剖视图;
图5是图3的B-B向剖视图;
图6是图3的C-C向剖视图;
图7是图2的局部剖视图一;
图8是图2的局部剖视图二;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球状关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分解示意图。
图中:
11、夹紧部件;12、调距装置;13、第一连接件;14、第二连接件;
110、卡爪;111、弹性胶层;
121、螺母;
131、球头;132、第一连接板;133、第一球座;
1311、盲孔;1331、第二连接板;
141、第二球座;142、第一球;143、第二球;144、第三连接板;
210、卡爪;211、销钉;212、螺纹拉杆;213、螺帽;214、压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第一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8,一种球状关节,包括与至少一个球头131相适配的锁紧装置,用于锁紧球头131,并限制被锁紧的球头131的至少一个轴向自由度。使得球头131能够自由旋转,当需要增加负重的时候,也能够定位锁紧,结构简单,稳定性高,保证了运动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未来伙伴机器人有限公司;未来伙伴机器人(常州)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未来伙伴机器人有限公司;未来伙伴机器人(常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460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智能型装夹机械手
- 下一篇:牢固式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家电系统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