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农机无人驾驶用距离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32237.1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1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张瑞宏;奚小波;金亦富;龚俊杰;张剑峰;王昌龙;郑再象;单翔;孙福华;叶伟伟;史扬杰;马国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21/02 | 分类号: | G01B2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102 | 代理人: | 沈良菊 |
地址: | 22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农机 无人驾驶 距离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距离检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农机无人驾驶用距离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精准农业技术被认为是21世纪农业科技发展的前沿,是科技含最高、集成综合性最强的现代农业生产管理技术之一。精准农业技术根据空间变异,定位、定时、定量的实施一套现代化农事操作技术与管理的系统,是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全面结合的一种新型农业技术。
精准农业的应用于快速发展,能够充分挖掘农田最大的生产潜力、合理利用水肥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
发展精准农业技术是解决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确保农产品总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善农产品品质和质量、资源严重不足且利用率低、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有效解决方式,也是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与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
卫星导航技术是精准农业技术的基本组成之一,使农机实现自动行驶,农机作业前只需要设定好参数后,导航系统便引导农机进入自动作业模式,开始进行直线耕作。农田的地面高低不平,农机在导航过程中需要实时感应农田环境控制农机上悬挂装置的上升或下降,现有技术中,没有专门用来检测农机距离地面的高度变化的装置,农机在自动驾驶过程中无法感应农田地面的高低变化,控制精度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感应农田地面高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农机无人驾驶用距离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实时感应农田地面高低,不易受外界环境影响,检测精度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农机无人驾驶用距离检测装置,包括具有容纳腔且可开合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可沿着壳体内壁做上下直线运动的滑块,壳体内设有检测滑块顶部与壳体内壁上侧距离变化的距离传感器,所述滑块和壳体内壁顶部之间连接有2个连接件,连接件关于滑块在宽度方向上的中心对称设置,所述滑块带动连接件作直线运动。
本实用新型工作前,即农作业前,将壳体安装在农机的机架上,使滑块底部刚好与地面接触;农机作业过程中,滑块感应地面的凹凸变化,当地面凸出时,凸出地面给滑块向上的作用力,滑块沿着壳体内壁向上滑动,滑块推动连接件向上滑动,距离传感器检测滑块的上升距离,即地面的高度变化量;向上凸的地面逐渐水平时,滑块逐渐向下滑动;当地面向下凹进时,滑块在自重的作用下,滑块向下滑动,直至滑块底部与地面接触,距离传感器检测滑块与壳体内壁间的高度变化,从而实现实时检测农田地面高低变化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很好的感应地面的凹凸变化,距离传感器安装在壳体内部,不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检测精度高。
为了进一步提高滑块运动的可靠性,所述连接件包括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内设有可沿着导向套内壁滑动的导向杆,滑块的前后两侧与壳体内壁之间留有可容纳导向杆的间隙,所述导向杆一端与滑块外侧连接,所述导向杆另一端在导向套的腔体内,所述导向套的底部开有导向孔并设有限制导向杆向下运动的限位阶,所述导向套的腔体正上方对应的壳体上开有至少一个透气孔;此设计中,导向套和导向杆的配合,使滑块的运动幅度受到合理限制,滑块不会掉出壳体外,提高滑块运动的可靠性。
为了更好的感应地面的高度变化,所述滑块的底部安装有可在地面上滚动的万向滚轮;此设计中,万向滚轮沿着地面滚动,可更好的感应地面高低,提高检测精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距离传感器安装在滑块顶部的中心,距离传感器正对壳体内壁顶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距离传感器安装在壳体内壁顶部的中心,距离传感器正对滑块顶部的中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A向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其中,1滑块,2壳体,3透气孔,4导向套,5导向杆,6限位阶,7容纳腔,8距离传感器,9万向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322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