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制动台举升高度与车轴加载力关联模型的轴荷模拟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00554.8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309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斌;张超;刘焕峰;张乐乐;吴岛;刘琦烽;刘武;苏建;单红梅;戴建国;徐观;林慧英;陈熔;刘玉梅;苑警支;王凡琪;唐松坡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2201 | 代理人: | 朱世林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制动 升高 车轴 加载 关联 模型 模拟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制动台举升高度与车轴加载力关联模型的轴荷模拟控制装置,根据国标规定,制动台体对在测车轴进行加载时,能得到制动台举升高度x和加载力F之间的关联关系,可准确自动控制加载轴荷,通过电控式机械自动锁死系统补偿误差,达到车辆在气囊举升式加载制动试验台上准确检测车辆制动性能的效果。从而准确地检测车辆制动性能,属于汽车制动性能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行汽车制动性能检测,车轴在地面轮重台上称重后驶上滚筒制动台进行制动检测。按国标GB7258-201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检验制动力要求,前轴制动力与前轴荷的百分比要求大于等于60%,而且定义:机动车(单车)纵向中心线中心位置以前的轴为前轴,其他轴为后轴;挂车的所有车轴均按后轴计算;所以,双转向轴都是前轴,轴制动率都要求大于等于60%,挂车所有车轴的轴制动率都要求大于等于50%,整车制动率要求大于等于60%。然而,试验表明:双转向轴车辆的第二转向轴检测时会被第一转向轴和第三轴部分架空,大大减小附着重量,难以满足前轴60%制动率的检测要求。
挂车在牵引车拖挂检测状态下,挂车第三轴检测时同样被第二轴和牵引车前轴部分架空,不仅难以达到50%轴制动率的检测要求,也难以达到60%整车制动率的检测要求。即使车辆的制动性能很好,附着重量减小使检测最大制动力减小,与地面轮重台上称重量之比的轴制动率减小难以达标,造成错检错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制动台举升高度与车轴加载力关联模型的轴荷模拟控制装置。主要目的是制动台体对在测车轴进行加载时,自动准确调节在测车轴轮重,通过电控式机械自动锁死系统补偿误差,制动台体与举升台架的由柔性连接变为刚性连接,稳定性大幅度提高。达到车辆在气囊举升式加载制动试验台上准确检测车辆制动性能的效果。针对如何提高气囊举升式加载制动试验台测量精度的复杂问题,提出了对电控式机械锁死机构、导向装置、制动台位置监测装置、滚筒式制动试验台举升装置的机械结构、电路控制等方面的全新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一种基于制动台举升高度与车轴加载力关联模型的轴荷模拟控制装置,由电控式机械自动锁死系统A、导向装置B、制动台位置监测装置C、制动台升降装置D、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所述电控式机械自动锁死系统A、导向装置B和制动台升降装置D分别布置在滚筒式制动试验台18的4个角上,所述制动台位置监测装置C布置在控制装置的1个角上;
所述电控式机械自动锁死系统A为多个,结构相同,布置在滚筒式制动试验台18两端的 U形框架22处,用于对制动台升降装置D中的U形框架22举升高度锁死,并通过制动台位置监测装置C检测制动台举升位置;
所述导向装置B布置在滚筒式制动试验台18的两端,由导向轨芯29和导向轨道30组成,采用V形滑动配合,中间开有布油槽;
所述制动台位置监测装置C安装在滚筒式制动试验台18的一角,所述制动台位置监测装置C的下端固定在气囊固定框架26上,其上端固定在U形框架22上,所述制动台位置监测装置C中的位移传感器44的伸缩方向与滚筒式制动试验台18的上升下降方向一致;
所述制动台升降装置D主要由U形框架22和气囊24组成;
所述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用于采集轴重及制动力信号,包括信号放大模块5、模拟量接线板7、模拟量采集卡13和工控机14;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数字量输出卡2、电磁阀3和电磁铁1。
所述电控式机械自动锁死系统A共8个,2个一组,共有4组,每2组锁止一个U形框架22。
所述电控式机械自动锁死系统A由安装在U形框架22上的齿条21和安装在锁紧装置支撑架25上的棘爪20、钢片弹簧19、放松力臂23、电磁铁1组成,所述棘爪20通过棘爪旋转轴34与放松力臂23同轴心配合,在棘爪旋转轴34处的锁紧装置支撑架25上设有限位孔 36,与棘爪旋转轴34过盈配合的键35安装在限位孔36中,所述棘爪20通过钢片弹簧19 作用力与齿条21结合,通过电磁铁1通电与放松力臂23的吸合与齿条21分离;
所述锁紧装置支撑架25侧面通过支撑架稳定槽钢27与支撑架纵向联接槽钢38固定相连,锁紧装置支撑架25后侧与支撑架加强筋41固定相连,支撑架加强筋41与支撑架纵向联接槽钢38固定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005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电子秤及相应的称重方法
- 下一篇:电子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