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滑节能机械手爪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8927.2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61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侯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侯茜 |
主分类号: | B25J15/02 | 分类号: | B25J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姜庆梅 |
地址: | 25513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滑 节能 机械 手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滑节能机械手爪。
背景技术
所谓机械手,能模仿人手和臂的某些动作功能,用以按固定程序抓取、搬运物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动操作装置,机械手是最早出现的工业机器人,也是最早出现的现代机器人,它可代替人的繁重劳动以实现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能在有害环境下操作以保护人身安全,因而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冶金、电子、轻工和原子能等部门,随着网络技巧的发展,机械手的联网操作问题也是以后发展的方向,工业机械手的是工业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特点是可通过编程来完成各种预期的作业任务,在构造和性能上兼有人和机器各自的优点,尤其体现了人的智能和适应性,机械手作业的准确性和各种环境中完成作业的能力,在国民经济各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但现有的机械手,对物体的夹取方式简单,不仅容易导致机械手的夹取力度不够,而且还降低了工作效率,各个部件之间传动方式繁琐,容易导致能源在转换中的流失,提高了使用的成本,夹取物体时,物体与机械手之间的摩擦力度不够,导致物体掉落,提高了使用风险。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防滑节能机械手爪,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滑节能机械手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滑节能机械手爪,包括机械手爪主体,所述机械手爪主体的底部安装有连接座台,所述连接座台与机械手爪主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台的顶端安装有推动器,所述推动器的底部设有活动口,所述活动口的一侧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贯穿所述连接座台,并与所述推动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台的底部安装有连接器,所述机械手爪主体的内部安装有主齿轮和附齿轮,所述主齿轮与机械手爪主体电性连接,所述机械手爪主体的一侧安装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的顶端安装有弹力器,所述弹力器与机械手爪主体活动连接,所述弹力器侧面的两端均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侧面安装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活动轴承,所述推动杆与连接杆通过活动轴承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安装有机械爪,所述机械爪的顶部安装有防滑橡胶、卡扣和卡子,所述机械爪的侧面设有椭圆孔。
进一步的,所述机械手爪主体的一侧安装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旋转轴,所述机械手爪主体与推动杆通过旋转轴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推动杆的顶端安装有滑动片,所述推动器与弹力器通过滑动片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推动器与机械手爪主体电性连接,所述液压缸与机械手爪主体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机械爪的一侧设有通孔,所述机械爪与连接杆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防滑节能机械手爪,以多种机械带力推动的方式对物体进行夹取,不仅增强了防滑节能机械手爪的夹取力,而且还提高了防滑节能机械手爪的工作效率,安装了防滑橡胶,在防滑节能机械手爪进行夹取时大大的提高机械爪与物体将的摩擦力,有利与防止物体掉落损坏,降低了使用风险,安装了液压缸,能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为推动器提供动力,有利于减少电力资源的损耗,降低防滑节能机械手爪的使用成本,安装了弹力器,可在防滑节能机械手爪对物体进行夹取时利用弹力进行夹取,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机械手爪主体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座台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械爪;2-卡扣;3-卡子;4-防滑橡胶;5-通孔;6-活动轴承;7-椭圆孔;8-连接杆;9-弹力器;10-滑动片;11-机械手爪主体;12-旋转轴;13-推动杆;14-推动器;15-活动口;16-液压缸;17-连接座台;18-附齿轮;19-主齿轮;20-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侯茜,未经侯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89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