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分区域防除冰蒙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85985.1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0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何洋;苑伟政;吕湘连;王宇;管杰;李小婷;朱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1/12 | 分类号: | B64C1/12;B64D15/12;B64D15/06;C08J7/06;C08L79/08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陈星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蒙皮 机翼前缘 分区域 机翼 能量利用率 电加热层 高效节能 加热功率 蒙皮区域 上下两侧 水滴收集 超疏水 低功耗 精准化 疏水层 电热 防冰 翼面 飞机 分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分区域防除冰蒙皮,属于飞机防除冰领域。该结构中的防除冰电热蒙皮包括连接在一起的超疏水层与电加热层,依次分为五个区域。区域1位于蒙皮中间部位,主要用于机翼前缘驻线处的防除冰,其功率密度较高,区域4与2分别位于区域1的上下两侧,主要用于机翼前缘水滴收集系数较高的部位,其功率密度相比区域1较低,区域5和3分别位于蒙皮区域4的上侧及区域2的下侧,只具有超疏水作用,无需加热功率,主要用于防止机翼上下翼面后方的溢流冰。本发明采取上述分区以后,这种设计其蒙皮防除冰的能量利用率较高,即可实现精准化、细分式高效节能的机翼防冰,有利于实现低功耗解决飞机防除冰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分区域防除冰蒙皮,属于飞机防除冰领域。
背景技术
飞机结冰严重威胁飞行安全,一定程度上可使飞机升力下降,阻力增加。对于民用客机而言,结冰一方面影响飞行安全,另一方传统的防除冰系统将增加飞机的燃油消耗。对于军用飞机,如无人机,运输机等,结冰将直接限制其飞行区域,极大的影响其作战能力。传统的防除冰技术如气动式、气热式、电热式等无法满足未来飞机发展需求。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超疏水表面具有一定的防冰能力,然而单纯依赖超疏水表面进行防冰其效果并不理想,其结冰延迟时间较为有限,一旦超疏水表面结冰后,结冰将迅速增加。简单超疏水表层与电热层复合的方式,对功率要求较大,对于翼型不同区域,防除冰所需热量不同,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防除冰电热蒙皮分区结构。
发明内容
对于能源相对紧张的飞机,本发明提出一种适用于机翼前缘的低功耗防除冰电热蒙皮结构,以解决现有电热防除冰方式功耗较大的缺点。
考虑到不同类型的机翼其特征尺寸差异较大,但对于常见的结冰而言,其结冰冰型多为楔形冰,如图1所示,这主要是由于机翼表面不同位置的水滴收集系数不同导致的。据此设计了一种新型分区域防除冰蒙皮,所述新型分区域防除冰蒙皮包括连接在一起的超疏水层与电加热层,依次分为五个区域。如图2所示,区域1位于蒙皮中间部位,主要用于机翼前缘驻线处的防除冰,其功率密度较高,区域4与2分别位于区域1的上下两侧,主要用于机翼前缘水滴收集系数较高的部位,其功率密度相比区域1较低,区域5和3分别位于蒙皮区域4的上侧及区域2的下侧,只具有超疏水作用,无需加热功率,主要用于防止机翼上下翼面后方的溢流冰。
进一步的,所述表面超疏水层带有微纳结构表面的聚酰亚胺PI层,且微纳结构上修饰低表面能物质。所述低表面能物质为含氟化合物,例如全氟丁酸、氟氯戊酸、含氟烷基磺酸钠、全氟氧杂酰胺基季铵盐等。
进一步的,五个区域的新型防除冰电热蒙皮的电加热层通过并联连接。
本发明采取上述分区以后,这种设计其蒙皮防除冰的能量利用率较高,即可实现精准化、细分式高效节能的机翼防冰,有利于实现低功耗解决飞机防除冰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图1是飞机机翼最常见的楔形冰;
图2是本申请新型分区域防除冰蒙皮的分区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新型分区域防除冰蒙皮的贴覆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59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碳纤维复合材料无人机多墙式机翼
- 下一篇:可折叠自动登机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