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检测眨眼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78427.2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93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洪智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7/33;G06T7/62;G06T7/73;G06V10/764;G06K9/62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04 | 代理人: | 王达佐;马晓亚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检测 眨眼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用于检测眨眼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从记录人脸的视频中提取两帧人脸图像;从上述两帧人脸图像中分别提取第一待处理眼睛图像和第二待处理眼睛图像,并通过设定的标记点将上述第一待处理眼睛图像和第二待处理眼睛图像对齐,上述标记点用于标记眼睛图像的设定位置;获取对齐后的上述第一待处理眼睛图像和第二待处理眼睛图像之间的差分图像,上述差分图像用于表征上述第一待处理眼睛图像和第二待处理眼睛图像之间的像素区别;将上述差分图像导入预先训练的眨眼检测模型,得到眨眼检测标签,上述眨眼检测模型用于匹配对应差分图像的眨眼检测标签。该实施方式提高了识别眨眼过程的速度和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图像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检测眨眼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人脸识别技术是一项计算机应用研究技术,它属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通过生物体的生物特征不仅能够区分生物个体,还能够对生物个体的身体状态进行判断。例如,通过生物体眨眼的频率可以判断生物是否为活体、是否处于疲劳状态;通过眨眼还可以作为解锁的判断条件,以增加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了用于检测眨眼的方法及装置。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眨眼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从记录人脸的视频中提取两帧人脸图像;从上述两帧人脸图像中分别提取第一待处理眼睛图像和第二待处理眼睛图像,并通过设定的标记点将上述第一待处理眼睛图像和第二待处理眼睛图像对齐,上述标记点用于标记眼睛图像的设定位置;获取对齐后的上述第一待处理眼睛图像和第二待处理眼睛图像之间的差分图像,上述差分图像用于表征上述第一待处理眼睛图像和第二待处理眼睛图像之间的像素区别;将上述差分图像导入预先训练的眨眼检测模型,得到眨眼检测标签,上述眨眼检测模型用于匹配对应差分图像的眨眼检测标签。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从记录人脸的视频中提取两帧人脸图像包括:按照设定时间长度的时间窗将上述视频划分为多个子视频;对于上述多个子视频中的每个子视频,将该子视频的最后一帧人脸图像分别与该子视频的其他人脸图像中的每个人脸图像两两组合成两帧人脸图像。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从上述两帧人脸图像中分别提取第一待处理眼睛图像和第二待处理眼睛图像包括:分别确定上述两帧人脸图像中的对应眼睛图像的第一图像区域和第二图像区域;根据上述第一图像区域和第二图像区域分别从上述两帧人脸图像中提取第一待处理眼睛图像和第二待处理眼睛图像。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通过设定的标记点将上述第一待处理眼睛图像和第二待处理眼睛图像对齐包括:在上述第一待处理眼睛图像上的设定位置处设置多个第一标记点,上述设定位置包括大眼角和小眼角;在上述第二待处理眼睛图像上的上述设定位置处设置多个与第一标记点对应的第二标记点,上述多个第二标记点之间的位置关系与上述多个第一标记点之间的位置关系相同;将上述第一待处理眼睛图像设置在坐标平面上,得到上述多个第一标记点的多个第一坐标;将上述的第二待处理眼睛图像的多个第二标记点在上述坐标平面上的多个第二坐标调整至与上述多个第一坐标对应,使得上述第一待处理眼睛图像和第二待处理眼睛图像对齐。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获取对齐后的上述第一待处理眼睛图像和第二待处理眼睛图像之间的差分图像包括:将对齐后的上述第一待处理眼睛图像和第二待处理眼睛图像上位置相同的像素的像素值相减,得到由像素值差构成的差分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84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