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改善肠道菌群结构作用的蛹虫草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74504.7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1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昌俊;窦小佳;陈安徽;王琨;夏振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康能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1/00 | 分类号: | A23L31/00;A23L2/38;A23L33/10;A23L2/84;A23L29/00;A23P10/28 |
代理公司: | 扬州润中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5 | 代理人: | 谢东 |
地址: | 21141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蛹虫草 肠道菌群 结构作用 制备 蛹虫草提取物 蛹虫草子实体 速溶红茶粉 胃肠道疾病 一水柠檬酸 低聚果糖 干燥过程 食用方便 适用人群 维护健康 原料组成 苹果酸 乳糖醇 分装 酶解 制粒 过滤 调配 浓缩 吸收 应用 安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改善肠道菌群结构作用的蛹虫草组合物及制备方法与应用。具有改善肠道菌群结构作用的蛹虫草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额的原料组成:蛹虫草提取物5‑15%,低聚果糖40‑55%,乳糖醇30‑40%,速溶红茶粉1‑2%,一水柠檬酸0.02‑0.1%,DL‑苹果酸0.02‑0.1%;其制备步骤为,蛹虫草子实体经酶解、提取、过滤、浓缩、干燥过程,获得蛹虫草提取物,再配以其他原料进行调配、混合、制粒、分装。本发明的蛹虫草组合物具有改善肠道菌群结构作用,以避免多种胃肠道疾病的发生,且适用人群广、安全无任何副作用、蛹虫草有效成分高并易于被吸收、食用方便,口感好,能满足人们对维护健康的需求,同时也利于蛹虫草市场的进一步开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饮料或食药用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改善肠道菌群结构作用的蛹虫草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微生态学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肠道微生物对人类健康的作用。动物肠道是巨大的细菌库,同时也是动物用来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部位。健康动物肠道菌群中有益微生物与有害微生物的种类及数量长期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肠道微生态环境得以有效维持,使得肠道菌群发挥促进营养消化与吸收、抵御外来病原菌入侵的作用。肠道微生态平衡若被破坏,则会影响肠道功能,引发许多胃肠道疾病。
蛹虫草又名北冬虫夏草、北虫草、蛹草、蛹草菌等,具有和冬虫夏草相似的活性成分和广泛的药理作用。近年来,随着蛹虫草工业化培养技术的日趋成熟,其质量、品质不断地提高,以及国家卫生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分别于09年和14年发布批准蛹虫草为新资源食品和新食品原料,守护着人类健康的蛹虫草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及市场的青睐,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和保健食品等领域中,市场上各类产品亦是层出不穷。
目前,市场上含有蛹虫草的产品,大多以蛹虫草子实体粗粉碎、超微粉碎物或浸提物等为原料,并加以各类中药材粉碎物或提取物进行复合配制而成,原料种类繁多,水溶性较次,口感差,虽复合了多种保健功能,但适用人群也因此变窄,以及产品中虫草素等功效成分含量较低,且以蛹虫草系列相关产品来针对改善人体肠道微生物群落的产品更是少有。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蛹虫草有效成分高且易于被吸收、感官良好、热量低,适用人群广、功效显著地改善肠道菌群结构的蛹虫草组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改善肠道菌群结构作用的蛹虫草组合物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具有改善肠道菌群结构作用的蛹虫草组合物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改善肠道菌群结构作用的蛹虫草组合物,由以下质量分数的原料组成:蛹虫草提取物5-15%,低聚果糖40-55%,乳糖醇30-40%,速溶红茶粉1-2%,一水柠檬酸0.02-0.1%,DL-苹果酸0.02-0.1%。
作为优选,所述的一种具有改善肠道菌群结构作用的蛹虫草组合物,由以下质量分数的原料组成:蛹虫草提取物8-10%、低聚果糖50-55%、乳糖醇35-40%、速溶红茶粉1.5-2%、一水柠檬酸0.02-0.5%、DL-苹果酸0.02-0.5%。
本发明还提供了具有改善肠道菌群结构作用的蛹虫草组合物的制备方法,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具有改善肠道菌群结构作用的蛹虫草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蛹虫草子实体破碎成10-50mm后放入提取罐中,加入20-30倍蛹虫草子实体质量的水,按水质量添加质量比为0.01-2%的酶解液,酶解提取后升温至80℃灭酶得到酶解液,经过滤、浓缩、干燥,得到蛹虫草提取物;
2)将所述蛹虫草提取物与低聚果糖、乳糖醇、速溶红茶粉、一水柠檬酸、DL-苹果酸按照比例调配、混合、制粒、分装。
其中,上述制粒步骤后进行压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康能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康能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45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