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穿戴式助力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59647.0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5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飞;李秉洋;张雁;曹莹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5J9/00 | 分类号: | B25J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2 | 代理人: | 华冰;于宏超 |
地址: | 10009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助力系统 穿戴 可穿戴 驱动器 可变自由度 驱动 传动结构 单兵装备 供电单元 康复医疗 民用领域 运动能量 助力装置 传统的 电磁式 软材料 无噪声 压电式 智能化 作动器 传感 可控 力电 转化 变形 消防 一体化 响应 应用 旅游 | ||
1.一种穿戴式助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穿着部(2)、驱动部和供电单元(5),所述穿着部(2)可穿着于使用者关节上下两侧,其包括穿着于关节上侧的第一穿着部(21)和穿着于关节下侧的第二穿着部(22),所述驱动部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穿着部(21)和第二穿着部(22),当所述供电单元(5)向驱动部供电时,所述驱动部发生形变,并联动地改变第一穿着部(21)和第二穿着部(22)之间的距离,达到对肢体辅助作动的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助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单个或多个柱形介电型EAP驱动器(1),所述柱形介电型EAP驱动器(1)通电后可输出轴向位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戴式助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介电型EAP驱动器(1)包括压缩弹簧(11),所述压缩弹簧(11)两端分别安装有端盖(12),预拉伸的介电型EAP膜(13)卷绕在预压缩状态下的压缩弹簧(11)和端盖(12)上,所述介电型EAP膜(13)两侧覆有柔性电极(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助力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能部(3)、电控装置(6)和储能单元(4),所述换能部(3)可穿着于使用者的关节外侧,当关节运动时可使换能部(3)发生形变进而产生电能,所述电控装置(6)用于对换能部(3)预先施加初始电压,并控制充电电路通断,最终将换能部(3)产生的电能进行高低压转换后输送至储能单元(4)进行储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戴式助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能部(3)包括单个或多个介电型EAP发电单元(32)及第三穿着部(31),所述介电型EAP 发电单元(32)固定在所述第三穿着部(31)上,并通过所述第三穿着部(31)穿着于使用者的关节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穿戴式助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介电型EAP 发电单元(32)包括第二介电型EAP薄膜(321)和安装在第二介电型EAP薄膜(321)两侧的第二柔性电极(322),所述第二柔性电极(322)连接电控装置(6)。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戴式助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穿着部(31)位于所述第一穿着部(21)和所述第二穿着部(22)之间,并通过缝制方式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穿着部(21)和所述第二穿着部(22)。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戴式助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与供电单元(5)之间、所述换能部(3)与电控装置(6)之间分别通过导线(7)连接,所述导线(7)部分包埋于所述第一穿着部(21)或所述第二穿着部(22)内,并从所述第一穿着部(21)或所述第二穿着部(22)集中引出。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戴式助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介电型EAP驱动器(1)和/或所述介电型EAP 发电单元(32)外包覆有绝缘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964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高偏转能力的并联微创手术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机器人头部